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主办
大会首页   领导讲话   大会动态   传媒扫描   大会花絮   背景资料
[历届院士大会回顾]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
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
中国科学院第三次学部委员大会
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
学部规章
中国科学院学部专门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
中国科学院学部常务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换届选举办法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工作办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会议专题>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大会动态
中科院学部首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会举行
2008-06-27 | 编辑: | 【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学部首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会在京西宾馆礼堂举行。吴良镛、秦大河、陈俊亮、陈运泰等4位院士分别作了题为“发展模式转型与城乡建设科学的再思考”“气候变化和冰冻圈科学进展” “我国通信技术进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 “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的学术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以及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的院士、中国科学院在京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京部分高校的师生,还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等近900人出席报告会。中科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朱作言院士主持报告会。

    自2002年开始,学部院士大会学术交流活动逐步向社会开放,深受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经学部主席团研究决定,在以往学部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两年一次的院士大会,举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本次院士大会期间举办的是首届学术年会。将探索适合学部开展学术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力求将学部学术年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之成为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学术交流盛会。

    6月26日全天举办2008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上午为综合性学术报告会,下午各学部分别举办专题性学术报告会。

    吴良镛院士从最优越的机遇与最尖锐的矛盾、对发展模式的思考、城乡建设与发展模式转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建设、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我国发展模式转型与城乡建设的新思考。吴良镛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在加速推进;世界城市化进程在加速,特大城市地区浮现;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面临着资源短缺的矛盾;2000年来,中国接连遭受的冰冻和地震两次自然灾害,就显示了当前人类面临灾难的脆弱性;在快速城市化的情况下,现代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以及“强势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变得十分复杂和尖锐。对这样一个大规模、高速度的城乡发展,如果仍然习以为常地、孤立地论建筑、论城市,而不从城市化考虑,显然难以得到全面的结论。他表示:“人居环境理所当然地属于科学的前沿,但是尚属亟待发展的科学前沿,对它的认识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无论专业工作者与全社会,包括决策者都是如此。我们寄托于走出混沌,渐渐达到科学共识,从科学共识走向社会共识,从社会共识走向决策共识。逐步将人居环境科学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秦大河院士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新认知、冰冻圈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的不确定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建议等4个方面阐明了人类在气候变化和冰冻圈方面的科学进展。秦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政治、外交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而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已成为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刚刚过去的100年(1906-2005年)里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C,与此同时,海水温度升高、大范围积雪融化、冰川退缩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都表明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而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政治、外交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冰冻圈分布广泛,不仅有重要的气候效应,还是干旱区和绿洲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寒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水源,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中国冰冻圈还是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区域,直接滋润着流域内27亿人口。在全球变暖、冰冻圈退缩的背景下,冰冻圈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已成为国际气候系统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陈俊亮院士从我国网络发展状况、光通信技术发展情况、三代及三代后移动通信系统、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网络、通信网络发展战略的思考等6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在光通信技术方面,陈俊亮院士指出:在2020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将达45%,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0%,互联网用户达40%,其中宽带用户达到30%。他还透露:截至2007年底,我国互联网网民数已达2.1亿,普及率为16%,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1%。陈俊亮院士还表示,光纤通信由于其超高速,低误码,高可靠,价格低廉,已成为信息的最重要传输手段,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截至2007年底,光缆线路总长度为573.7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总长为77.4万公里。我国超过95%的信息量是通过光网络传送。由我国提出的TD-SCDMA制式在2000年为ITU-R接受为世界第三个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目前,该系统已交由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10个奥运城市进行规模化推广。对于三代后移动通信系统,他透露:我国科技部提出的Future计划已经完成。我国还将在“十一五”启动“新一代高速移动通信系统”的专项计划。

    陈运泰院士在报告中全面剖析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成因断层、破裂过程和成灾机理。报告提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于我国西南地区朝南南东方向运动的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北面。西南地区是我国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印度大陆板块以40-42毫米/年的速率朝北东20°方向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引起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并迫使其地壳内的物质东移。被迫东移的壳内物质受阻于坚硬的四川盆地地壳,形成了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接部位的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以北西-南东方向逆冲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裂带,其逆冲运动的速率约为20毫米/年。可是在其东面的华南块体并未能完全调整龙门山断裂带北西-南东方向的逆冲运动,其运动速率只有10-15毫米/年。于是应变能在龙门山断裂带中的岩石内逐渐长期积累,使得龙门山断裂带成为最具危险性的发生地震破裂的活动构造。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便是发生在这条断层的长约350千米的地段上的大规模的破裂。

    四位院士的报告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每个报告结束后,会议安排了一定时间进行互动交流。听众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院士均给予了认真解答。


吴良镛院士作题为“发展模式转型与城乡建设科学的再思考”的报告



秦大河院士作题为“气候变化和冰冻圈科学进展”的报告



陈俊亮院士作题为“我国通信技术进展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的报告



陈运泰院士作题为“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的报告



朱作言院士主持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