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高福:埃博拉会到中国吗?

2014-12-18 光明日报 詹媛
【字体:

语音播报

图为高福在非洲工作中。资料图片

  今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将恐怖的触角延伸到北美、欧洲。尽管埃博拉病毒只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但因致死率高而令人恐惧。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院士是中国首批援助塞拉利昂医疗队的负责人之一,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学术报告会上,他解读了埃博拉这种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传染病无国界

  高福介绍说,1940年到现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遭到一系列病原微生物的侵略。新发传染病75%以上的都是动物源性的,有从动物到人的过程。2003年中国出现的非典,就是从蝙蝠到某一中国动物(如果子狸),然后再传给人,这是现在像埃博拉这样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共同特点。

  目前来看,脑炎病毒、马堡病毒,埃博拉病毒,这一系列的病毒都是从动物传染给人。还有新疆的出血热、克罗地亚的出血热、西尼罗病毒、肾综合性出血热等也都是如此。

  如果西非的埃博拉得不到控制,是否有进入中国的可能?进到美国和欧洲是不是必然的?高福对此的回答是,传染病已经无国界,病毒也在“旅游”,而且不需要签证,这是需要大家关注的现象。

  但高福认为,首先埃博拉并不一定会传染到中国,其次,即使万一传到中国,我国从2003年“非典”以后就建立起一套非常好的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强有力的领导力和很好的沟通能力,足以把这个病控制住。“我在塞拉利昂工作了两个月,以我这段时间防控埃博拉的经验,可以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这个病是可防可控的。”高福说。

  人类行为变化导致一些疾病

  为什么动物源性传染病离我们人类这么近,而且越来越严重?难道我们没有办法了吗?面对这些问题,高福呼吁大家不做鸵鸟,应该直面、并思考。

  他指出雾霾、大气、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原因之一,人类传统的生活习惯和一些行为的变化也是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比如H7N9这种病毒,就是由于人们有去活禽市场鲜活宰杀的生活习惯而导致从禽类传染给人的,如果冰鲜上市,集中宰杀就没有问题。”高福说。

  他告诉记者,从18世纪到20世纪再到今天,人类行为的变化也导致了一些疾病的传播。例如,艾滋病最早也是动物源性。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山西这些地方出现艾滋病,是由于当时对血液的检测不是特别严格,造成了艾滋病传染。改革开放以后,在广西、新疆、云南这些地方,艾滋病以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而现在,有报道说我国80%以上的艾滋病新发病例是性传播。所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也在根据人类生活习惯、行为的改变而改变。

  最有效的措施是检疫隔离

  实际上,派医疗队去非洲是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关口的前移的举措。据高福介绍,我们中国医疗队在非洲工作的医院,条件还不如我国的乡镇医院。在非洲,中国医疗队离埃博拉病人很近,高福曾目睹过大街上一个感染埃博拉的病人突然摔倒吐血死亡的情况。

  “但我仍想告诉大家埃博拉是可防可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检疫隔离。”高福说,在北京小汤山医院,“非典”时期的病人都在那里隔离、检疫。这在非洲是做不到的,所以造成疾病传播这么快。“另外,美国和西班牙的病人都治好了,这说明埃博拉是可治的。”

  针对埃博拉疫情,世界银行行长吉姆·金认为国际共同体抵抗埃博拉行动惨痛失败。高福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说,埃博拉病毒的致死机制是引起免疫系统强烈的反应,但它的传播要经过直接接触,与“非典”相比,其传播能力较低。他以足球赛来比喻与埃博拉病毒的“战斗”,“输掉了上半场,但是如果下半场将其控制好,我们还有赢的希望。”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