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振兴等人将一个大胆的设想变成现实——用两颗科学卫星完成对地球空间的多点探测。
进入21世纪,中国在“金钉子”领域的研究势如破竹,几乎每隔两年就有新的“金钉子”确立。
“中中”和“华华”的诞生,宣告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实现了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让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的梦想,召唤着科研人员在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的攻关之路上披荆斩棘。
大连化物所历经三代人,在困境中坚守,在逆境中奋进,协力攻坚,实现了煤制烯烃工业化“零”的突破。
为了培育异育银鲫,让每个中国人都吃得上鲜美的鲫鱼,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三代科学家付出了数十年的努力。
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创造创新越来越多,都始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和网络专家的早期探索、试错、引领和示范。
李振声长达25年的研究孕育出第一粒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小偃6号”,开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新纪元。
重离子治癌装置这一国之重器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重离子治癌领域的领先实力,更代表着癌症治疗技术的巨大飞跃。
从数百万种材料的可能组合中找到最优解,科研人员也许一生都做不完,有了机器化学家可能只需要一两周时间。
40多年前,声学所医用超声研究团队面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对B超仪的强烈需求,毅然提出要研制国产B超仪。
“103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试制到生产,是一段梦想和奋斗交织的路程,也是一个关键而重要的起点。
石墨炔的成功制备结束了化学方法不能制备全碳材料的历史,开创了人工合成新型碳同素异形体的先例。
仅用4年时间,中国科学家就以令国际同行惊讶的速度,建成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科学家在制药厂里扎根,研发出更加绿色、更低成本的VC人工合成方法——二步发酵法。
透过沈阳自动化所诸多“第一”的历史记忆,可以读懂中国工业机器人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王守觉等人带领团队制成中国第一只硅平面型晶体管和第一块集成电路。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陈立泉带领团队历经艰难,推动中国锂电池工业实现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