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陈发虎:肩扛“国家责” 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3-10-01 光明日报 齐芳
【字体:

语音播报

陈发虎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生态保护及相关科学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中国科学家就在青藏高原开始了科学探索。1973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正式组成,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事业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我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1974年考察西藏羊卓雍错湖畔冰川期间,患上了致死率极高的严重高原肺水肿。但病痛从未让李老师产生丝毫放弃的念头,青藏高原上每一座主要的冰川都留下了他考察的足迹。经过一代代中国科学家不懈努力和我国主导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中国青藏高原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200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倡议,发起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打开了我国“三极”环境研究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突破口,为建立以我为主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与合作平台。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研究领域从过去的跟跑、追跑到并跑,目前,已经开始引领青藏高原研究的方向。

国家科研机构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勇闯科技“无人区”,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此,我们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努力争取获得原创性、系统性研究突破。自2018年任所长以来,我一直强调和践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坚持以“引领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区域发展”的宗旨办所。2019年,我带领交叉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关于青藏高原夏河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的原创研究论文,首次将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的最早时间从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我指导的学生兰州大学教授张东菊,进一步将夏河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历史推前到距今约20万年,刷新人们对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历史和史前人类高海拔环境适应的认识,更在人类演化史“拼图”中拼上了关键的一块。

半个多世纪的青藏高原科学探索之路,是一部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家将个人事业与投身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结合的历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将坚守初心,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协力攻坚、勇攀高峰”的青藏科学精神,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者:陈发虎,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