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潘建伟:十年回望:量子飞跃,未来可期

2023-07-17 科技日报
【字体:

语音播报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我有幸作为科技人员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并向总书记汇报了量子科技研究进展情况。听过报告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家们开始调控量子世界,这将极大推动信息、能源、材料科学发展,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近距离感受总书记对量子科技的重视,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在量子科技领域攻关创新的信念和决心。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阐述量子科技的重要战略意义,表达了对量子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待,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我有幸再次向总书记汇报工作进展,总书记给予高度肯定,说:“很有前途,非常重要。”

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都“点赞”了量子科技相关成果。“‘墨子号’飞向太空”“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入选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战略部署下,时至今日,我国的量子科技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量子通信研究稳居国际引领地位,量子计算研究牢固确立国际第一方阵地位,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多个方向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十年来,在我国量子科技的飞跃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在量子科技领域整合优化资源、形成攻关合力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率先行动”计划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统筹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与安徽省共同依托中国科大建设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开展大体量大协作的技术攻关,量子科技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正在稳步建立。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量子科技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量子科技作为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选择,相继启动国家级行动计划,对我国的部分领先优势发起强烈冲击。同时,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量子科技领域所需关键材料、核心器件、高端仪器设备面临越发严重的禁运风险。如何巩固优势、发挥优势,在新一轮竞争中继续领跑并最终形成产业优势,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量子科技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了重大战略论断。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关于量子科技的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总结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深入分析研判量子科技发展大势,找准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统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工程技术研发,培育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对推进量子科技深化发展形成如下思考。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不断增强量子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量子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系统集成。面向这一需求,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以长远科技目标为牵引,通过人才、基地、项目全要素一体化配置,汇聚相关优势力量统筹组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全链条布局,构筑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系统性优势。

二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量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科技金融体系,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量子科技研发特别是前沿研究,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贯通发展。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研究优势、企业的产业优势、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的资金优势,开展相关关键材料、核心器件、高端仪器设备、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

三是坚持开放合作,以“可控开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可控”即是要在若干环节具有非对称优势,他国就难以在其他环节对我“卡脖子”;“开源”即是在此基础上互通有无、博采众长。基于我国已有优势,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规范建设,提高我国在全球量子科技创新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十年来,我们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论述,努力奋斗、刻苦攻关,为国家量子科技的飞跃贡献绵薄之力。在新征程中,我们将继续执着攻关创新,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我国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