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张志山: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如何向世界分享?

2021-12-31 中国新闻网 杨迪
【字体:

语音播报

  2018年4月,甘肃民勤县民众在沙漠植树。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这里每年春季都会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摄

2013年11月,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三北防护林。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摄

2021年6月18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内防沙治沙的草方格。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摄

2015年4月,曾干涸半个世纪的甘肃民勤青土湖面波光粼粼,水中的芦苇丛已有半人多高,成群的水鸟穿梭其间,鸣声不绝于耳。中新社记者 杨艳敏摄

2021年6月,航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沙漠治理成效展示区。(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摄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中国作为开展荒漠化防治时间较早、成效较为显著的国家,如何向世界分享防沙治沙经验、推动国际合作?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副站长张志山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张志山:作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防沙治沙工作多年来探索前进,荒漠化土地面积从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反转为目前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反转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的防沙治沙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防沙治沙工作快速发展;2000年之后,中国的荒漠化治理迎来转折点,国家投入明显增加,治沙工作稳步推进,荒漠化土地面积开始净减少,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防沙治沙工作步上新台阶,目前已逐步由人工植被建设修复向近自然恢复转变。

  中新社记者:伴随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中国防沙治沙技术创新应用有哪些进展?

  张志山:防沙治沙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沙面稳定问题,即如何“固沙”,主要采取生物(植物)固沙的方法;另一个是水量平衡问题,即如何确保植物存活且不过度消耗水资源。在这两方面,中国历代“治沙人”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总结出诸多可行的经验技术,并不断推陈出新。

  以大众较为熟悉的“草方格”为例,其一般为1米×1米大小、10-20厘米高的麦草方格,可以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作用。过去,人们将麦草平铺在沙面上,再将其“扎”进沙漠里,形成草方格,费时费力;现在中国研制出一种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用机器将麦草编成刷状,如同鸡毛掸一样可以直接“铺”在沙漠里,节省人力,便于大面积的防沙治沙。此外,中国还探索出新材料制成的固沙方格。

  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和发育是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中国的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即通过在沙面接种蓝藻、地衣、藓类等隐花植物促进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已成为干旱沙区防治土壤侵蚀和退化、恢复土壤功能最有效的生物策略之一。目前,中国在生物土壤结皮的筛选、纯化、培育、扩繁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新社记者:多年来,中国一直积极向世界分享防沙治沙经验和技术,如今海外推广效果如何?

  张志山: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时间较早,经过长期治理,成效显著。多年来,中国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积极分享防沙治沙经验和技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广泛认可。

  中国举办了多期各种形式的国际荒漠化防治培训班、研修班,向多国分享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就与经验、防治实用技术及其应用、生态建设与荒漠化治理实践案例等,培养了一批批海外学员,培训成果得到普遍认同。以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为例,2000年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国际组织委托沙坡头站先后开展了20余期的国际培训班,培训5000多人次技术人员,为国际防沙治沙培养了中坚力量。

  同时,中国的治沙团队也积极走向国外,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开展荒漠化治理。例如,中国团队在蒙古国建立了野外观测站进行生态保护,中国的草方格也在当地广泛使用;中国帮助肯尼亚、马里等非洲国家建立了防护体系等。

  在“咸海危机”的处理中,也有中国治沙团队的身影。咸海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咸水湖,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由于过度开垦、无节制灌溉等,咸海水体大幅萎缩,沙漠化和盐渍化问题极为严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环境灾难”。

  中国科学家曾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协助当地开展荒漠化治理:建设气象和水质自动观测站点,为咸海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当地的芦苇、菖蒲等物种,编制“草方格”来防沙固沙;选育当地的耐盐碱植物,开展生态修复实验……不过,咸海的生态修复与治理还需要流域内各国推动区域间实质性合作,提升应对危机能力。

  中新社记者:国际合作治沙有何现实意义?

  张志山: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挑战之一,荒漠化防治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地球,拥有同一个家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同样适用。

  荒漠化问题涉及范围广、程度复杂,荒漠化防治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国际合作是其必然趋势。各国、各地区之间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合作治沙,裨益不小:最为直观的是沙漠、荒漠面积的减小,以及荒漠化的标志——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减少;伴随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加;荒漠化治理也改善了人居环境,可以促进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新社记者:今后中国将如何发挥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造福各国民众?

  张志山:中国未来在向海外分享防沙治沙经验和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

  “技术本土化”: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生态环境、立地条件不尽相同,未来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者将更加“走出去”,到各国、各地区,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培育当地的治沙物种,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当地的荒漠化治理措施。

  “设备现代化”: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荒漠化治理(尤其是大规模、大面积)已不再适用过去的“人海战术”。中国一直在积极为海外分享、提供先进的防沙治沙设备,从而减少当地的人力成本,提高治沙效率。

  “技术产业化”:不少防沙治沙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如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中国会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便于海外国家掌握利用,这一举措也会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造福当地民众。(完)

  受访者简介:

  张志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副站长。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干旱区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研究。发表SCI论文15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2本,授权国家专利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