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古DNA研究揭示高原西部古人群与高原内外部古人群的复杂互动历史

2024-05-24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合作,针对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古人群开展了古基因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Ancient genomes revealed the complex human interactions of the ancient western Tibetans为题,在线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是连接青藏高原、南亚和中亚的交界地带,是潜在的早期人群交流通道。既往研究证实,最晚在距今2300年,中亚人群相关遗传成分已影响这一区域,但更早之前该区域人群遗传历史并不清楚。

该研究在青藏高原西部阿里地区距今3500年至300年的6个遗址中,测序了65个个体的古基因组。新测序的数据覆盖高原西部最古老的距今3500年的格布赛鲁早期墓葬以及格布赛鲁晚期、拉噶、桑达隆果、普兰多瓦、曲龙萨扎及古格王国遗址的样本。该研究结合已发表的阿里地区的数据,系统性重建了青藏高原西部地区距今3500年以来的人群遗传演化历史。

研究显示,高原西部古人群遗传成分最接近高原南部古人群且距今3500年以来主体遗传成分始终保持稳定,并与高原内外部古人群之间存在复杂而频繁的互动历史。

上述成果是针对高原西部古人群的系统性、长时间尺度的古遗传学研究,对探究高原内部古人群之间以及高原古人群与邻近的南亚、中亚古人群的互动历史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

论文链接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