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大气所等揭示人为水调节活动对全球可溶性有机碳输送的影响

2023-09-22 大气物理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河流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碳库的通道,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枢纽之一。河流溶解有机碳(DOC)属于活性较高的有机碳,易被氧化分解,是河流水体微生物的直接碳源,也是河流水体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近些年来,包含水库拦截、地表水取用及地下水开采的人为水调节活动改变河流水文、水力过程,影响河流与近海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厘清河流碳的运输特征颇为重要,对全球碳收支估算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尤艳彬、研究员谢正辉、研究员贾炳浩,联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博士王妍等,基于考虑土壤及河流DOC动态及人为水调节活动的陆面过程模式,结合地表水及地下水取用数据集,在全球尺度上进行了三组数值模拟试验用于研究人为水调节对河流DOC输送的影响。

结果表明:人为水调节活动使全球大部分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土壤流失量增加;全球大部分河流DOC输送主要受水库拦截和地表水调节的影响。由于人为水调节活动,全球河流输送至海洋的DOC通量年均减少13.36±2.45 Tg C yr-1,同时随着时间的增长,减少的DOC通量也随之增加,从1981年的9.13 Tg C yr-1(4.83%)增加到2013年的16.45 Tg C yr-1(6.20%),尤其是在太平洋及大西洋地区。总的来说,本研究提出了有效的方案来模拟DOC从陆地到水生系统的输出,这对改进碳收支估算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系统动力学》(Earth System Dynamic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支持。

论文链接

图1. 全球碳循环示意图(来源:IPCC AR5)

图2. 包含河流溶解有机碳(DOC)输送和人为水调节活动的陆面过程模式框架示意图(SOM:土壤有机质;SOC:土壤有机碳;DIC:溶解无机碳)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