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是什么让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人类?人脑与其他动物的大脑区别在哪儿?这些都是神经科学中非常有趣的问题。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3000多个区域不同于任何其他哺乳动物(包括与人类最亲近的灵长类)。近日,一项发表于《神经元》的研究证实,近一半的被称作人类加速进化区(HAR)的基因组在改写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见解。
HAR是一组DNA片段,它们在除人类外的其他哺乳动物身上几乎相同,这意味着人类的进化改变了这些DNA片段。
为了系统地确定此前发现的3171个HAR中哪一个最有可能在人类近期大脑皮层进化中起作用,研究人员检查了在人类和小鼠多种细胞类型与组织中,这些HAR区域调节基因的作用。
“我们知道许多HAR可能作为大脑中基因表达的调节器而发挥作用,但我们对它们在哪种类型的细胞中工作、在人类生命中何时何地发挥作用知之甚少。”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Ellen DeGennaro说,“我们的目标是填补关于哪些HAR在大脑中起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知识空白,以便研究人员进行更深入的检测。”
为了克服早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论文通讯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的Christopher Walsh和同事开发了一种名为CaptureMPRA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子条形码倒置探针捕获目标序列(HAR及其周围DNA)。通过研究,研究小组确定了210种HAR,它们显著增强了人类神经细胞中的基因活性。这些HAR可能影响人类大脑发育。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名为PPP1R17的受几种HAR调节的基因,它在发育中大脑的一些细胞中表达。
研究人员比较了小鼠、雪貂、恒河猴和人类发育中大脑PPP1R17的表达,发现在恒河猴和人类身上,该基因在大脑皮层中表达,但在小鼠和雪貂身上没有表达。
该发现表明,在非灵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之间,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之间,PPP1R17存在的细胞类型和发育表达模式都发生了快速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PPP1R17在人类中的独特变化,可能与人类异常大的大脑有关。较大的大脑由大量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可能含有有害突变,修复这些突变需要时间,PPP1R17在细胞周期中减慢了神经祖细胞的发育进程,有助于消除有害突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21.08.00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