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北京日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等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2022-12-27 北京日报 刘苏雅
【字体:

语音播报

  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包括《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湿地研究报告》《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系列报告科学分析、揭示了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表明上述生态系统和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中国科学院表示,未来仍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可利用湖库淡水资源总量显著增加 

  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陆表系统关键地理单元,在水资源安全保障、防洪抗旱、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湖泊对全球环境变化、区域气候和流域人类活动响应敏感,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利用带来的湖泊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近年来,我国“碧水保卫战”成效显著。《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可利用湖库淡水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湖库对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作用更加凸显,全国湖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占比近五年由33%增加至40%,服务了全国近50%的人口。近十年来,我国70%大中型湖泊透明度增加,湖泊整体变清,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明显遏制,水质总体状况趋好。同时,重要湖泊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

  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洪水、补给地下水等诸多独特的水调节功能,并具备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调节气候、固碳、控制污染等生态环境功能。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41.2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一,《湿地公约》划分的42类湿地在我国均有分布。 

  当前,湿地退化与丧失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湿地研究报告》表示,我国沼泽湿地维持着约555亿吨淡水,是淡水资源安全的生态保障;每公顷湿地平均每年可去除1000余公斤氮和130余公斤磷,可有效改善区域水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我国湿地退化和消失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

  《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湿地面积整体呈现恢复态势,保障我国水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湿地合理利用模式不断创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恢复技术体系基本形成。

  山地植被覆盖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值 

  我国是世界山地大国,广义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地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主体、自然资源的重要蕴藏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但我国特有的阶梯地貌格局造成了地表物质稳定性差、生态环境脆弱、山地灾害频发,加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导致山区成为“地形上的高地、经济上的低谷”。

  经过一系列治理,《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山地林草植被覆盖率增加8.2%,山地绿色覆盖指数均值达到82.1%,植被覆盖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值,山地生态系统的年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固碳量占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量的85%以上;山区自然保护地面积增长了14.4%,占全国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65.3%,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山地水资源总量平均增加4.5%,山地水资源保障能力提升,水土流失防治卓有成效。

  同时,我国建成了高效的山地灾害防控体系,山地灾害减灾成效显著。山区脱贫攻坚战也取得历史性胜利,山区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不断提升 

  我国西北干旱区指贺兰山-乌鞘岭以西,祁连山-昆仑山以北,包括新疆全部和河西走廊的广大西北内陆干旱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以山地、荒漠为主体,绿洲面积仅为9.7%,荒漠、戈壁面积占全国的80%,是我国资源型缺水最严重的区域,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自然因素。全球变暖也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西北干旱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加,表现出气候“暖湿化”。然而,这种“暖湿化”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状况和荒漠景观格局。

  当前,随着用水结构调整、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水资源利用量外延的不断拓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处在不断提升和增强态势。《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表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北干旱区山区来水量增加了约110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大幅增加;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近十年来水体面积显著增加,每年增加约161.64平方千米,水质向好发展,水环境容量显著增加。 

  京津冀环境问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我国东部的三个超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以全国5.0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25.05%的人口,贡献了近40%的生产总值,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但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也给城市群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为实现超大城市群更好发展,各城市群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表示,当前,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生态用地质量稳中有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建成区绿地建设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其中,2012年至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植被生物量增加了6.02%,自然保护区面积增长率为2.84%;PM2.5年均浓度累计降幅达53.1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14%;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上升57.76%,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基本实现100%达标;单位GDP水耗下降42.89%、能耗下降30.57%,主要污染物单位GDP排放量明显下降。在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中,北京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指标向好趋势尤为凸显,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问题应急处置等能力均有提升。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