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鹦鹉螺基因组揭示眼睛进化密码

2021-05-14 中国科学报 陈欢欢 丁典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喻子牛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完成了鹦鹉螺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这种古老软体动物的进化规律、针孔眼形成和生物矿化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

  鹦鹉螺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依然保留了祖先特征,如螺旋外壳和针孔眼等,被称为海洋动物中的“活化石”。

  论文通讯作者喻子牛告诉《中国科学报》,鹦鹉螺的眼睛缺乏晶状体,利用小孔成像调节视力,在进化中属于比较初级的“针孔眼”。它的许多近亲物种(如章鱼、乌贼等)却和人类相似,属于具有晶状体的“相机眼”。然而鹦鹉螺眼睛是如何进化出来的,尚未有相关研究结论。

  研究团队对分布最广泛的珍珠鹦鹉螺进行了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反向验证法分析表明,鹦鹉螺基因组中晶状体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NRL/Maf缺失,同时晶体形成蛋白的基因家族收缩,导致晶状体无法发育,因此共同促进了鹦鹉螺针孔眼的形成。另外,鹦鹉螺基因组仅保留最简单的光信号传导通路和唯一的感光分子r-opsin,还无法识别颜色,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色盲”。鹦鹉螺具有Retinochrome和RPE65双重视黄醛异构循环系统,且RPE65这个基因还出现了特异性扩张,表明其可能是通过11—顺式视黄醛大量生成来提高感光能力,从而适应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

  喻子牛同时指出,鹦鹉螺类现存种群资源数量极为稀少,也无法进行人工繁育,呼吁公众提高保护意识。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1-01448-6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05-14 第1版)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