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图片新闻|会议动态|视频访谈|中科院之声|两会时评|媒体报道|历年回顾|聚焦科教| 热点话题|链接
您的位置:首页 > 2010年“两会”时评
当话语权植入私利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张显峰 发布时间:2010-03-05  

只需在同籍或相熟的政协委员之间传递一遍,一个貌似民意汹涌的联名提案就诞生了。有时这个过程甚至在赴京的飞机或者火车上就完成了。中国青年报报道说,这种提案多是呼吁国家支持某地建设某个经济项目,或开发某个区域。一些“被联名”的委员也很无奈:“大家临行前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拜托,你能不签吗?”

为这种“人情”所累的代表、委员大约不在少数。采访“两会”的时候,常见一些议案提案不是为某地某事呼吁,就是为某个企业某项技术代言。

如此沾满利益色彩的议案提案未必真会产生多大效果,但当严肃的议政渠道成为利益集团的公关场所,代表、委员的议政权力沦为政治利益或商业利益的代言工具,我们所期待的民主政治只会越来越远。

当然,代表、委员积极为他所熟悉的阶层、地区或者行业代言,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也恰是人大突出阶层、政协强调界别的意义所在。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十几亿民众政治权力的代表,在立足自身专业和阶层的基础上,更应超越阶层和团体利益局限,站在全国和全体人民利益的高度考虑自己的提案议案。

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答记者问时说,“政协有最大的话语权,话语权的定义不止是发言权,而是他的发言能够有权威性,能够有效果。”其实不管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当话语权被滥用,权威性自然无从体现,效果也更无从谈起。

就像春晚的小品,当被植入太多的广告,本该纯粹的文艺就成了利益的奴婢,也不再会有忠实的观众;当太多的代表、委员建议里植入各种利益,也就动摇了民主的根基,更会削弱选民的信任。

两会时评 更多>>
“我们可以走出一条光明的路”
团结奋发进取 不负人民重托
发挥节能减排的“调”“控”作用
“低碳热”折射发展方式之变
感激之情与敬畏之心
“抢话筒”应是议政常态
王委员,你不必说“得罪了”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当校长的“副部级”拿掉以后
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
请让基层代表多发言
大力推进大学创业教育
“后危机时代”不宜说得太早
相关链接  
中国政府网2010年“两会”专题
人民网2010年“两会”专题
新华网2010年“两会”专题
中新网2010年“两会”专题
新浪网2010年“两会”专题
腾讯网2010年“两会”专题
© 1996 - 2010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webeditor@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