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一线动态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布放首套多参数感应耦合垂直剖面综合观测浮标系统

2018-05-17 海洋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黄、东海浮标观测站依托2017年度修购专项购置的多参数感应耦合垂直剖面综合观测浮标系统,在山东荣成外海海域首次成功布放,进入6个月周期的试运行阶段,观测的海表和剖面水体数据每30分钟向陆基站实时发送一次,可获取连续、实时的长序列海洋环境数据。

  目前,黄、东海浮标观测站拥有浮标观测系统18套(包括合作共建浮标系统),其中10米大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6套,船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2套,3米中型综合观测浮标系统6套,1.5-2.3米小型观测浮标4套,分布于我国的黄海海域和东海海域,主要进行海洋表层相关数据的获取,浮标系统上采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传感器集成技术可实现数据获取的实时性、连续性和长期性。但是,针对近海水体研究所需的剖面数据却不能实现实时、连续和长期的有效积累,而这恰恰是精细化研究我国近海环境变化的重要数据保障。此次黄、东海浮标观测站通过2017年度修购专项采购并研制的多参数感应耦合垂直剖面综合观测浮标系统是海洋观测科学从水面观测走向水体剖面观测的有效技术手段,该系统既满足科学研究对海表、海气及其相互作用的观测需求,又通过先进的水下感应耦合传输技术实现了剖面水体中水温、电导率、深度、浊度、叶绿素、溶解氧、pH等多参数要素的长期、定点、连续、实时观测。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除采用感应耦合模式实现剖面水体观测数据的实时、长期、连续获取外,在东海海域正在研制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旨在通过绞车实现剖面水体的数据长期稳定获取。多参数感应耦合垂直剖面综合观测浮标系统和下一步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的应用,是对中科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观测形式和观测范围的有效拓展,使数据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将为我国海洋基础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取得突破性、创新性研究成果起到更加系统全面的支撑作用。

打印 责任编辑:陈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