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学者风采

陈云霁: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现实路径

2022-05-05 中国科学报 陈欢欢
【字体:

语音播报

陈云霁 计算所供图

  傍晚的中关村,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又快要“入定”了。他很享受这一时刻:忙完了一天的事务性工作,吃完晚饭,逐渐进入思考模式,大脑高速运转,直到凌晨。

  陈云霁说,一个真正热爱科研的人,大脑一定无时无刻不在思考问题。他对记者直言:“看上去我在跟你交流,实际大脑还是在思考科学问题。”

  他形容自己像一台“上足发条的钟”,“996”“007”都是浮云,因为热爱,工作起来从来没点。

  日前,陈云霁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于这一光荣神圣的称号,他表示,科研人员作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跟其他各行各业一样,一方面要苦干,一方面要会干。

  《中国科学报》采访发现,自称理想主义者的陈云霁,正是通过将“苦干”和“会干”有机结合,实现了人生理想。

  种子生根

  1983年出生的陈云霁,自称是那个时代常见的“长大想当科学家”的孩子。不太常见的是,他真的做到了。

  最早种下这颗种子的是父母。陈云霁的父亲是电力系统工程师,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在那个《哥德巴赫猜想》风靡的年代,他们对陈云霁兄弟俩寄予厚望。

  “小时候看的数学竞赛书,有些我出生前父亲就买了。”陈云霁回忆,这些书激发了他很强的数学兴趣。后来,父母又告诉他数学竞赛“很有意思”。9岁时,陈云霁已经学完了初中数学,获得省数学竞赛第一名,跳级进入中学。5年后,14岁的他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在青少年这段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期,科大的科研文化对陈云霁影响极大。他回忆,同学之间没有物质上的攀比,不讲究吃喝,大家最佩服的是那些科研做得好的人。

  在“崇尚科学”的氛围中沉浸,陈云霁顺理成章走上科研道路,19岁进入计算所读研。

  “中国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就诞生在计算所,这里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陈云霁对计算所的历史如数家珍,这种敬畏之心让他产生了使命感,也坚定了一生从事科研的理想信念。

  当时,导师胡伟武立志设计出中国本土首个高性能通用处理器——龙芯,陈云霁成为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写起代码来他能连续工作几个月,除了回宿舍洗澡,其他时间都在实验室,往往吃完早饭开始工作,再感觉到饿时已经天黑了。

  这段经历让他对数学中的“乘法”有了两层深入的认识:第一,设计芯片是乘法,任何一个环节出错,结果就是0,没有机会打补丁。这种细致缜密的思维模式也贯穿于他的研究生涯。第二,科学研究没有捷径,而是天赋乘以勤奋,其中任何一项是0结果就是0。即便有天赋的人,也要靠成年累月的积累,才能看见成果。

  另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在中科院鼓励创新的氛围下,他很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灵感萌芽

  2008年,25岁的陈云霁博士毕业后成为龙芯3号主架构师。从小就被按下加速键的人生,似乎到达了一个可以歇歇脚的小高地。但他却一头扎进一个冷门中的冷门方向——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

  将人工智能和芯片交叉,完全是陈云霁和弟弟陈天石的默契,两人模糊地感觉,将各自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会有化学反应。

  但当时,人工智能的这一轮浪潮还没热起来。学生找到陈云霁直白地表示,调研过所有顶级国际会议都没有这方面论文,还是别做了。

  不是热门就不做吗?陈云霁的看法是:如果一个方向特别好发论文,意味着已经很多人在做了,可能不太需要我们;反倒是无人问津的地方,藏着机会。

  他的偶像爱因斯坦曾在演讲时引用过一句话: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学校知识都忘记之后剩下的东西。多年扎实的理工科教育留给陈云霁的,是一种科研鉴赏力。从实际需求出发,与自身才能的交汇处,就是他的使命所在。

  陈云霁拿出在龙芯时锻炼和继承来的苦干实干精神,和弟弟一起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地熬着,却发现这条路总也走不到头。“最早我们认为要解决计算速度的问题,之后访问内存速度又不够,再后芯片间通信的速度又不行……”

  回忆起来,陈云霁说,科研是一个长期过程,“很少会灵光一现就万事大吉,更多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冒出一个新问题,似乎永远不能停歇。但是埋头走一段再回头一看,已经爬到了半山腰”。

  在没有论文、没有经费、缺兵少将的窘境中,中科院先导专项为兄弟俩提供了雪中送炭的经费,坚定了他们追求基础性、原始性、引领性创新工作的决心。

  通过几年的努力,第一个深度学习处理器终于问世。芯片从加工厂拿回来那天,陈云霁兴奋地连上主板测试,结果处理速度和耗电量都达到预期。他对成功的反应是,“特别高兴!然后跟往常一样工作到晚上12点,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继续上班,开启下一个循环。”

  强大的计算能力是支撑智能时代的基础,而融入了深度学习算法的芯片比同期传统芯片能效提升100倍。这项工作随后被发达国家多个著名机构跟踪引用。将冷门做热,他们做到了。

  2021年,“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新范式”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但陈云霁说“那已经是几年前的工作了”,如今的他正带领课题组发展多种芯片,并致力于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壁垒。

  智慧结果

  虽然常被称为“神童”,但陈云霁说自己绝不是“学霸”:在科大少年班时成绩落后甚至一度垫底;中学时只有数学成绩比较好,高考语文只考了80分。

  但陈云霁在采访中引经据典,很擅长将书本里的智慧活学活用。

  例如,他在书中看过这么一句话:成功的理想主义者在实现理想的每一步时都是现实主义者。

  陈云霁也曾体会过理想主义者的孤独。那是在他研究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初期,独自奔跑在一条无人参与的跑道上。但在现实中,他将一半时间放在主流工作上,继续在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12年29岁时评上研究员、博导。而此时,日后让他出名的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才刚刚理出头绪。

  “青年科学家成长,要有一种模式——白天求生存,晚上谋发展。当你被主流学术界认可之后,就可以花更多时间在有风险的领域。”陈云霁说。

  他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能成为论文奴隶,也不能浮在空中不接地气。

  如何当一名脚踏实地的科学家,也是陈云霁从书中学来的。从小的偶像就是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刚工作时他买了一本保罗·哈尔莫斯的传记《我要作数学家》,想看看那些“平凡”的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看完之后才知道哈尔莫斯并不一般,不过这本书还是让他了解到“普通科学家”的日常——发论文、审论文、组织会议、申请经费、平衡科研和管理、平衡家庭与工作……一样不少。

  计算所助理研究员宋新开给《中国科学报》举了一个例子。2020年团队攻关图神经网络芯片项目时,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觉得可能完不成任务。但陈云霁没有蹉跎光阴,他组织力量、采购设备、调度经费,为团队攻关提供硬件保障,再陪着大家一起加班。“事实证明,我们拼上一把,确实能成功。”宋新开说。

  陈云霁还很喜欢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的名言: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人生中途、年富力强时找到人生使命。

  陈云霁就是这样的幸运儿。他的使命是通过科学研究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帮助、服务人类,甚至像人一样聪明。虽然可能有生之年都看不到这一天,但他把这一理想当成事业,愿意为之燃烧。

  精神传承

  童年“短暂”的陈云霁,至今都爱打游戏,还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为什么困了饿了都会影响学习,却不影响打游戏?”陈云霁在研究深度学习时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结论是游戏里的奖励更为及时、稠密。如阿尔法狗就是通过即时奖励让机器人不断进步。

  想清楚这个道理,陈云霁又活学活用,在自己的《智能计算系统》课程上,将实验环节做成手游,通过即时奖励游戏成就点正向激励学生做实验。这门课也为陈云霁带来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教学金奖。

  当年选择计算机专业,同爱打游戏有很大关系。如今为了培养学科人才,他又把课程做成了游戏。

  胡伟武在20年前就认识到发展核心高技术的重要性,这种超前的战略思维对陈云霁影响很深。如今在课题组里,他常利用策略类游戏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

  除了打游戏,陈云霁也和学生们一起吃火锅、骑车、爬山,但更多的是一起加班、一起熬夜、一起点外卖、一起改论文……

  博士生文渊博说,陈云霁改起论文来是“大手笔”的,从逻辑到错别字全会改。他非常重视锻炼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经常开小灶总结每个人的不足,将历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作为范例供大家学习。他甚至拿出自己论文的初版和终版,给大家举例说明。“写作课”上他还给大家布置课后作业,让每个人写一段话,他再去修改。

  令文渊博印象最深的是陈云霁对科研的专注。“有一次晚上10点多我们讨论完问题,结果没过多久,他在回家的路上给我发来微信,说对刚才的问题又有新想法。”

  总是深夜回家的陈云霁,做不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也是如此忙碌,经常出差,半夜还在敲键盘,却不遗余力地为儿子注入了科学精神。

  一次,女儿问陈云霁:爸爸你是干什么工作的?陈云霁想起了父亲,便回答:爸爸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后来,他上班前便总跟孩子说:爸爸去探索宇宙奥秘啦。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