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学者风采

乘风破浪心向深海——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

2021-11-29 中国科学报 李清波
【字体:

语音播报

2015年中印尼联合航次科考(左三为袁东亮)。研究团队供图 

  西太平洋是全球海温最高的水体——暖池的主体所在地,全球海洋大输送带在此流过,将太阳辐射热量带到高纬度海域,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从“十三五”开始,我国开始对西太平洋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以下简称创新群体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袁东亮带领该创新群体取得了重要突破性成果:发现了一支迄今赤道外最长、最强的,横跨北太平洋海盆的次温跃层潜流——北赤道次表层流,揭示其进入印尼海的路径以及动力机制,纠正了经典理论存在“阴影区”的错误;发现了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环流的一支洋流——印尼贯穿流的两个新分支,为太—印交换和全球海洋大输送带提供了新格局认识;同时揭示了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西边界流——黑潮与近海环流相互作用对我国沿海环境的影响。该团队在国际上发起并引领的NPOCE(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国际合作计划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出海

  11月21日上午,青岛薛家岛码头。

  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科学号”考察船缓缓离开港口,奔赴西太平洋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今年的共享航次计划。

  “科学号”渐渐驶向浩瀚大海,一点点变小,最终消失在海平线。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学研究正一步步走向深蓝……

  这支30多人的科考队伍要在未来80多天里,回收去年布放的潜标,收集观测数据,维护并重新布放潜标,按照国际GO-SHIP计划标准开展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多学科考察。

  “每次出海都有新挑战。”本航次负责人、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林林对《中国科学报》说,“早期出海科考,所里会举行个仪式,领导致辞、媒体报道、同事送别,仪式简短而隆重。近年来这些仪式都省略了,大家只是握握手,强调安全事项。”

  因为出海前科考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设计方案反复思考、讨论,他们心里有了底儿。

  海洋环流研究高度依赖观测,科考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取得海洋状态的实测数据,其中包括布设和回收深海潜标,进行长时间序列观测。

  “最开始我们都没有做过这个东西(潜标)。”袁东亮对《中国科学报》说,“在湍急的西边界流内布设6000多米的深海潜标,当时在国际上也是首次,包括观测系统怎么设计、海上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技术方案,都没有经验可借鉴。”

  在经历无数次研讨、设计、尝试和修改后,该团队终于拿出了一套成熟的观测方案。

  一套潜标观测系统,像一串硕大的珍珠项链静静地挂在海里。在长约6公里的“绳”上,最下端是近两吨的重物,将潜标固定在海底,沿着这条绳向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仪器和浮球,让潜标在海里保持竖直“站立”。潜标上挂着30多个昂贵的仪器设备,用来监测洋流、水温、盐度等数据。

  在“无风三尺浪”的大洋中,让这个近两吨重的“大项链”竖在海里并非易事。科考队员先放下浮球,然后以低速开动科考船,一边前进一边挂仪器、调整状态,小心放入海中。

  “海上作业非常复杂,风向、洋流都要充分考虑,否则放出去的绳摆来摆去,如果碰到仪器、磨损绳子都会导致失败。”另一位创新群体项目成员、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胡石建告诉《中国科学报》,“每次布放潜标,科考队员要连续在甲板上工作七八个小时。使用先进的‘科学号’调查船后,布放一次能控制在三四个小时内。”

  “这一整套东西放进海里,配重、浮球、仪器、绳子及各部分的连接部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导致潜标无法回收,或拿不到想要的数据。”袁东亮说,“因此,这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对体力、耐心、细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验。”

  历程

  20世纪60年代,国际海洋学研究进入大规模海上立体观测实验阶段,但受限于资金、技术、仪器设备等因素,我国海洋学研究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连“跟跑”的条件都不具备。

  2009年,我国西太海洋环流研究奠基人、中科院院士胡敦欣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在国际大规模西太平洋科考停滞15年的背景下,开启了新一轮西太平洋环流科考。

  2011年,袁东亮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带队赴西太平洋开展科学调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从此开启了长达10年,至今还在延续的西太平洋科考篇章。

  “早期,我们在胡敦欣院士带领下,摸索着开展潜标观测和研究,为后来获得创新群体项目打下了基础。”袁东亮说,“那时候潜标很贵,每次出海只布放或回收一套(潜标)。”

  2014年,我国开始在西太平洋和印尼海大规模布放潜标。此时袁东亮带领的创新群体项目团队已经经验丰富,“比较有信心了”。2015年底,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袁东亮带队去回收潜标时,我国在西太平洋已经布放了16套,在印尼海布放5套,形成20余套潜标组成的观测阵列。这一量级上的变化,奠定了我国开展海洋连续观测研究的基础。

  此后,袁东亮又领导建设印尼海观测系统,到2018年,形成了印尼海10余套、西太平洋20余套的规模。目前,我国在西太平洋和印尼海已有30多套同步潜标,观测到大量珍贵数据,发现了很多前所未见的新现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我们一步一个台阶,每次都有不小的挑战。”胡石建说,“经过10多年探索,我们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范式,成为国际上其他研究团队的参考。”

  合作

  “我们在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袁东亮说,“不仅领导着NPOCE国际合作计划,还在印尼的内海,建起覆盖关键海峡的潜标阵列,获得了国际上仅中国才有的海洋观测数据。”

  要研究印尼贯穿流就必须在印尼的内海开展观测,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实现。袁东亮介绍说,“通过国际会议和开展学术培训等活动,我们与印尼科学家建立起互信的伙伴关系,通过大量的沟通,并创新合作范式,使用印尼科考船完成了印尼海潜标阵列的建设。”

  在印尼科考船上工作,研究人员不但要克服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还要适应当地的生活和习惯。创新群体项目成员李峣曾在赤道地区四五十摄氏度的甲板高温下,因为衬衣纽扣敞开被晒出了燎泡,创新群体项目成员、首席科学家王晶则经历过追踪失窃航标的惊险……

  “这些年轻人成长很快,已经褪去了初出茅庐时的‘青涩劲儿’。”袁东亮说,“他们中有两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有8人曾任航次或者航段首席,完全可以派出去独当一面。”

  《中国科学报》:研究洋流、弄清洋流规律和机理有哪些重要意义?

  袁东亮:海洋环流是全球物质和能量传输,尤其是热量输送的重要载体。西太平洋暖池直接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水汽输送,对研究我国中长期气候变化和短期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此外,认识和研究海洋对国家环境安全很重要,同时便于人们开发海洋,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进步。

  《中国科学报》:我国洋流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怎样的水平?

  袁东亮:在海洋研究方面,我国从观测手段、研究方法到仪器装备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这些年,我们和印尼紧密合作,取得很多有价值的观测数据。在西太平洋—印尼海海域,我们总体上处于国际前沿。

  《中国科学报》:下一步我们有什么研究计划?

  袁东亮:2007年,中科院组织开展“至2050年中国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的研究,我是海洋环境领域的规划者和主要撰写人。按照该路线图,2020年前,我们实现了在西太平洋—东印度洋海域布设观测阵列,形成局部研究优势的目标;下一步,至2035年,我们计划将观测网拓展到整个印—太海盆。目前国际上在太平洋已经有了一些规划,我们会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十字”观测网并参与国际热带太平洋观测系统TPOS计划;到2050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将海洋观测扩展到全球。那时候,我们将把全球海洋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11-29 第4版 自然科学基金)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