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H2N2流感病毒引起了1957年“亚洲流感”,并在大流行后转为季节性流感病毒。而1968年后,这一病毒逐渐从人群中消失,但其跨种传播以及造成大流行的机制至今尚未清晰阐明。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毕玉海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发现了H2N2大流行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新分子机制,预警了当前在家禽中流行的H2N2禽流感病毒的公共卫生风险。11月1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H2N2大流感病毒的HA基因来源于禽流感病毒,HA蛋白主要负责与宿主受体结合。该团队鉴定到一种H2N2新型禽流感病毒,其具有人源和禽源受体结合的能力。同时,研究发现,1957年大流行初期的H2N2病毒同样具有人源和禽源受体的亲和特征。而随着病毒流行,H2N2病毒逐渐适应人群,转变为主要结合人源受体。这提示H2N2病毒在流行中逐渐适应人群的动态变异过程。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HA蛋白R137M或N144E的单独突变,促使1957年H2N2大流感病毒由人和禽源双受体结合转变为主要结合人源受体。同时,HA蛋白上的N144S突变,是导致鉴定的新型H2N2禽流感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关键。研究在蛋白水平发现,HA蛋白N144S结合Q226L或Q226L-G228S突变,导致新型H2N2禽流感病毒具有主要结合人源受体的能力。研究鉴定了H2N2病毒HA蛋白上影响受体亲和的两个新的关键位点——137和144,揭示了H2N2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新机制;发现并预警了促使H2流感病毒结合人源受体的突变模式。
研究显示,H2N2新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源细胞,还可以感染、快速适应哺乳动物,甚至在哺乳动物中有限传播。同时,当前流行的H2Ny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化出独立分支,并与H2N2大流感病毒发生抗原漂移。尽管1968年前出生的人群存在针对H2N2大流感的抗体,但对新型H2N2及流行的H2Ny禽流感病毒基本没有交叉反应,表明人群对H2Ny禽流感病毒缺乏有效免疫保护力。这提示当前动物中流行的H2Ny禽流感病毒对人类构成一定风险。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的支持。该工作由微生物所和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完成。
137和144位氨基酸影响H2N2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的分子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