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精密测量院在生物酶开发方面获进展

2024-03-12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字体:

语音播报

2月28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李从刚、杨明晖课题组,在ATP合成酶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首次获得了具有单结构域的ATP合成酶,解析了酶催化的分子机制,并将其应用于多种底物分子的磷酸化实验。

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生物体内的ATP合成依赖于ATP合酶蛋白质机器以及多结构域的腺苷酸激酶体系,但系统庞大难以规模化应用,工业生产常用的微生物发酵法和生物酶催化法存在工艺繁冗、操作复杂不易控制等缺陷。因此,开发简单且反应条件温和的高效ATP合成酶,实现体外和生物系统中ATP的可回收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海栖热袍菌组氨酸激酶HK853是具有多种催化功能的蛋白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底物专一性。研究发现,HK853的CA结构域具有新的ATP合成功能,可利用ADP高效合成ATP,且催化反应温和可控。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结构域ATP合成酶HK853CA,并运用核磁共振等技术表征了HK853CA实现ATP合成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如温度、浓度、pH值及金属离子结合能力等。研究通过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解析了酶催化的分子机制,即HK853CA可以同时结合两分子ADP生成ATP和AMP,且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逆。研究将ATP合成酶HK853CA应用于多种底物(如蛋白质、DNA以及小分子等)磷酸化的生物体系,实现了ADP和ATP能源分子的高效利用。

该研究基于酶催化的分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突变以调节其催化活性,并发现了此催化反应在组氨酸激酶家族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后续的生物酶改造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研究成果以An ATP "Synthase" Derived from a Single Structural Domain of Bacterial Histidine Kinase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支持。

基于细菌组氨酸激酶设计的单结构域ATP合成酶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