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原子冷却、量子信息存储、光子飞轮和光开关方面的应用展现了广阔前景。团簇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但是现有的团簇理论大多侧重于对几何构型的解释,对其性能特征的描述相对较少,探索团簇结构特征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芳香性作为化学基本概念,对于揭示分子体系的几何结构、稳定性、电子离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π电子对团簇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健、李巧红结合π电子和团簇材料在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应用,提出了“金属有机π团簇”新概念。这类团簇将金属d-d π共轭与有机配体p-p π共轭结合在一起,同时具有清晰的簇芯和配体π分子轨道,展现出芳香性。通过对电子结构和芳香性的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系列由锇(Os)有机单元组成、Os-Os键连接的Os有机团簇是一类典型的金属有机π团簇。这些团簇具有良好的三阶NLO响应效果,其中Os5簇性能最突出(γtot= 1.64×105 a.u.,γave = 3.28×104 a.u.),这得益于其较窄的带隙(1.47 eV)和均匀的电子-空穴分布(DDMLsum:0.41)。这项工作对金属有机π团簇进行了系统定义,并深入研究了这类结构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及影响因素。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为在电子结构层次设计高响应光学材料的可行性提供了新见解,同时为材料科学中新颖实用的非线性光学器件展示了新方向。
相关研究成果以Designed Metal-organic π-clusters Combining Aromaticity of Metal Cluster and Ligands for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为题发表在《材料视野》(Materials Horizons)上。
金属有机π团簇的概念与特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