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树群研究团队,在苏禄海大尺度环流对内孤立波传播及其色散和非线性平衡的影响研究中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海洋学进展》(Progress in Oceanography)上。
卫星图像显示,苏禄群岛附近激发的内孤立波能够跨越整个苏禄海海盆传播。这些内孤立波的传播过程及其能量等的变化,可能受其背景大尺度环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借助再分析及遥感观测数据,并结合内孤立波的基本理论参数模型,探究了苏禄海海盆尺度环流及其西边界流这两个主要大尺度环流模态对该海域内孤立波关键动力参数(包括传播速度、非线性强度、色散强度等)的调制情况;提出了背景平均的苏禄海大尺度环流会增加内孤立波的传播速度及其色散强度,却减少内孤立波的非线性强度,表明内孤立波的色散分裂过程会被增强,利于内孤立波能量向高频波动部分串级。内孤立波关键动力参数海盆模态的季节变化分别与两个主要大尺度环流模态的季节变化强相关,且内孤立波传播速度、非线性强度及色散强度受大尺度环流变化影响的季节性扰动幅值分别可达到背景值的15%、30%和20%。苏禄海环流引起的内孤立波速度异常主要受其大尺度海流变化所影响,而内孤立波非线性强度异常则主要由其背景层化变化所致(如图)。研究表明,内孤立波活动关键海域主要大尺度环流模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调整内孤立波非线性陡化过程及色散分裂过程的平衡关系,进而调制内孤立波能量串级的其他关键过程,并最终影响内孤立波破碎及消亡规律。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南海海洋所“南海新星”项目等的支持。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苏禄海海盆尺度环流致层化和海流变化对内孤立波传播速度及其非线性和色散的影响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