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地球环境所揭示中亚北天山地区晚更新世粉尘排放动力

2023-06-07 地球环境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大气粉尘可以通过调节云的形成、能量和水分收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认识大气粉尘的排放和载荷是理解粉尘全球气候效应的重要途径。中亚地区是北半球重要的粉尘源区,贡献了全球粉尘排放的17-20%,中亚粉尘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粉尘变化原因与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黄土作为古粉尘堆积已成为了解过去粉尘自然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全球古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载体,识别中亚黄土物源变化能更好地揭示气候动力对中亚粉尘活动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东部尼勒克黄土剖面的微量元素分析,采用沉积物源区指纹示踪技术,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定量恢复了过去7万年北天山黄土物源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该地区山前斜坡与冲洪积平原是尼勒克黄土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约为72%),而沙漠的贡献较小(约28%),同时提出了粉尘排放动力的新观点,认为尽管西风的增强可能导致远距离物源的供应增加,但由地轴倾斜度和岁差控制的西风水汽输送强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北天山黄土的堆积过程。该研究表明了黄土物源贡献变化与局地古环境、大尺度古气候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西风变化对北天山黄土沉积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中亚地区零星分布的黄土的堆积过程也包含了丰富的古环境演化信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atena上。研究工作得到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及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该研究在北天山及伊犁盆地采集了尼勒克黄土剖面和大量的潜在物源样品,基于样品的微量元素,运用沉积物源区指纹示踪技术和随机森林算法定量恢复了过去7万年的黄土物源变化,揭示了岁差和地轴倾斜度驱动的西风水汽变化对粉尘排放的影响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