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伴发症状,伴发率约50%,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二代主要药物,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尚不清楚,且利培酮的潜在作用机理也未获得明确解答。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和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年特聘研究员魏高峡合作,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存在扣带皮层结构异常。
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考察了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扣带回脑区结构是否能在接受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后得以改变。该研究招募了首次确诊的4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伴发抑郁组和非伴发抑郁组。所有患者均只接受利培酮治疗。在基线和12周药物治疗后分别进行了临床症状评估和磁共振扫描。
结果仅在抑郁组患者中发现,12周利培酮治疗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精神分裂症症状,治疗后吻侧前扣带皮层(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苍白球体积显著增加。与假设相一致的是,抑郁组中抑郁症状缓解和腹侧扣带回体积增加存在负相关,精神分裂症症状缓解和苍白球体积增加存在负相关。
研究表明,腹侧扣带回体积改变是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关键神经机制。综合之前的干预前横断面研究,扣带回结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典型特征。这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单独抑郁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启示,并为后期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干预靶点。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心理所科学基金的支持。
A、DP中抑郁症状缓解和rACC体积增加为负相关;B、精神分裂症症状缓解和苍白球体积增加为负相关。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