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版纳植物园在青藏高原发现沫蝉科化石记录

2022-09-08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字体:

语音播报

  沫蝉科(Cercopidae)包含1781561种,现生种类全球广布。迄今为止,沫蝉科的化石记录较多,从古新世到更新世报道了4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地区。沫蝉科最古老的确切记录为报道于中国香港的疹状奇沫蝉(Allocercopis punctatis Lin,1997)。然而,大部分沫蝉科化石记录的发表年代较早,缺乏对关键鉴定特征的深入研究,其分类学位置尚不明确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在青藏高原中部始新统牛堡组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生物化石,其中包括昆虫化石。研究报道的沫蝉科化石为该科在青藏高原的首个化石记录。依据它的头部和雄性生殖器的特征,鉴定为丽沫蝉族(Cosmoscartini的成员。通过与该族11个属进行形态对比,研究建立了一个新属——古胸沫蝉属(Nangamostethos gen. nov.。该新属有别于其他属的主要特征是额唇基背侧边缘具角;前胸背板前缘突出,后缘中部明显向内凹;小盾片较长,长度大于前胸背板的一半长;前翅爪片较长,缝缘较短,ScP + R 脉主干在更靠近基部处分支;雄性下生殖板近三角形。该化石被命名为新种西藏古胸沫蝉(Nangamostethos tibetense gen. et sp. nov.)。 

  丽沫蝉现代类群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西藏古胸沫蝉为该族迄今全球最早的化石记录。该发现表明始新世时青藏高原中部或为该族的早期演化中心,古近纪晚期由于青藏高原进一步抬升,高原中部的干旱化加剧,该类群因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而在这一地区消失。该化石的发现将为探索该族及沫蝉科的起源及演化历史、植食性昆虫-植物相互关系,乃至青藏高原中部的生态系统结构等方面提供重要线索。 

  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Genus of Spittlebugs (Hemiptera, Cercopidae) from the Eocene of Central 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在Insects专辑Fossil Insects: From Carboniferous to Quaternary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1.发现于西藏尼玛盆地的沫蝉科化石——西藏古胸沫蝉(Nangamostethos tibetense 

2.西藏古胸沫蝉(Nangamostethos tibetense)线描图 

3.西藏古胸沫蝉(Nangamostethos tibetense)复原图吴飞翔绘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