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半导体聚合物(Semiconducting Polymer,SP)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器、能源和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因在光照射下可产生活性氧或热效应,SP可用于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目前,用于PDT/PTT的SP面临难降解、生物相容性较差,以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有限等挑战。发展新型可生物降解的SP,并联合其他药物或方法来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肖海华课题组围绕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安全材料的研究主题,开展了可降解SP的生物医学探索研究。前期研究工作中设计了“假性共轭聚合物”(Pseudo Conjugate Polymer,PSP)体系,即在传统的聚合物链中引入一定量的柔性非共轭单体,通过控制引入的柔性非共轭单体的添加量,使聚合物的PDT/PTT效应不降低,同时给聚合物带来了可降解性。凭借这种方法,课题组报道了具有光热效应的抗肿瘤红外二区假性共轭聚合物(Adv. Mater. 2022, 34, 2105976)、可杀灭耐药菌的光热红外二区假性共轭聚合物(Adv. Sci. 2022, 9, 2200732)。
近日,该课题组与北京化工大学科研人员设计合成还原敏感性的假性共轭聚合物PSP,与含有DOX前药的高分子PEDOX共混,形成了纳米药物(NP@PEDOX/PSP)。NP@PEDOX/PSP在808 nm光照射下可产生大量ROS,实现了PDT和肿瘤免疫治疗。生成的ROS可打破高分子中的硫缩酮键,释放出DOX,实现光激活的化疗。此外,NP@PEDOX/PSP能在光照下发出较强的NIR-II荧光,用于生物成像。PEDOX和PSP都可被细胞内谷胱甘肽降解。NP@PEDOX/PSP能在光照下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在体内具有较优的NIR-II荧光成像能力,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具备较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的支持。
新型可降解假性共轭聚合物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免疫、化疗联合治疗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