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武汉岩土所在CO2咸水层封存容量评估的分级框架研究中获进展

2022-06-07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咸水层封存是CO2大规模深度减排的一个关键技术,封存容量是确定CO2咸水层封存潜力、贡献与工程实施条件的基础,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咸水层都具有非常大的CO2封存容量。这些评估结果由于预设的技术方案、封存机理、数据类型与精度、数据集成与解释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此外,影响地质封存容量的因素还包括技术经济特征、场地适宜性、风险、监管、社会经济状况、政策等。因此,建立一个具有共识性的容量分类框架有助于解决这些不确定性与不一致性。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种因素、算法和数据集的CO2咸水层封存容量分级框架,对容量类型及其不确定性进行了分类(表1和表2)。封存容量按照(容量类型)-(动态或静态算法)-(确定性或随机算法)-(封存机理)-(CO2源条件)-(地下和地面数据的种类与精度)进行分级。该框架将关键因素分为:1、容量类型(从地质容量、技术容量、实际容量到匹配容量)和相关评估精度等级;2、CO2的封存机理;3、不同因素的算法,如封存机理的静态或动态算法。这个框架可以以数据优先级或算法优先级两种不同的方式应用,形成了系列算法与分析工具,可应用于中国陆上咸水层封存容量评估结果的审查和分类(表3)。该研究方法为中国陆上咸水层的CO2封存容量评估结果的对比与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角。

  相关研究成果以A Hierarchical Framework for CO2 Storage Capacity in Deep Saline Aquifer Formations为题发表于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和中美清洁能源中心的支持。

  论文链接 

 

表1 地下地质资料的分级分类方法

 

表2 推荐的具有数据类型和分辨率描述的分级容量

 

表3 中国陆上盆地CO2咸水层封存的容量分级

打印 责任编辑:江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