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基于海面多普勒频移测量的全球海表流场研究取得进展

2022-04-01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字体:

语音播报

  海表流场是关键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对海洋多尺度动量与能量过程、海气耦合、海洋物质能量输运和生化循环过程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球海表流场的观测主要利用漂流浮标的原位测量数据,以及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反演得到的地转流,在空间分辨率和对流场表征的完整性上都存在不足。基于海面回波多普勒频移测量的多普勒散射计可实现对全球海表全流场矢量全天时、全天候、宽刈幅的连续观测,是卫星海洋学的重要前沿方向。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晓龙课题组苗媛静等人针对海面全流场卫星遥感的多普勒测量和反演,基于海面后向散射多普勒模型分析了不同海浪谱模型对海表流场反演的影响,利用现有星载、机载和岸基观测结果优化了海面后向散射多普勒模型的海浪方向谱模型,对风-浪引起的多普勒频移进行了定量估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面波浪谱模型的选择对于海表流场的反演有较大影响;在海面流场观测时进行同程海浪谱和海面风场的测量,可进一步减小海浪谱模型误差和海面风场误差对流场反演的影响;直接利用后向散射测量数据发展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可有效减小海面风场误差引入的流场误差,是提高流场反演精度的重要研究方向。上述结果为未来海面全流场的卫星遥感观测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该研究得到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相关预研课题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地学和遥感领域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上。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