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植物-微生物共生固氮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直接可利用的氮源,并在维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中发挥作用。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寄主植物和根瘤菌两者新陈代谢系统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类菌体周膜(PBS)作为物理屏障维持固氮酶活性的稳定且负责宿主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物质与信号分子交换。已有研究者在PBM上分离到糖和糖醇类物质,并推测共生体中糖/糖醇的转运可能对维持类菌体的正常发育和保护固氮酶的活性具有重要作用。但根瘤内这些物质真正的作用机理未明,且糖/糖醇不能直接通过类菌体周膜渗透,这个过程涉及糖/糖醇转运蛋白的参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生中心能源植物课题组博士生田露、刘乐如在副研究员陈雅平、研究员吴国江的指导下,分离了百脉根中14个多元醇转运蛋白,分析了多元醇转运体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对在根瘤中专化表达的LjPLT11进行了详细的功能研究。
定位在类菌体周膜上的LjPLT11能够介导根瘤中侵染细胞内D-松醇的转运,从而影响百脉根植物的生长和根瘤发育。该研究在己糖转运体缺失的酵母中表达LjPLT11后证明LjPLT11是非能量依赖的,以木糖醇、两种O-甲基肌醇(松醇和肌醇甲酯),木糖和半乳糖为底物的糖醇转运体。共生固氮条件下在百脉根中降低LjPLT11的表达抑制植物生长,导致侵染细胞胞质中松醇浓度发生改变,类菌体形成异常,固氮酶活性降低。在氮充足的情况下,降低LjPLT11的表达能加速植株生长,原因可能是非结瘤状态且氮充足的条件下,松醇需要能量进行的合成和转运。免疫金电镜结果显示,LjPLT11定位在类菌体周膜上,为类菌体和植物细胞间糖醇的转运提供便利。由于根瘤菌不能直接利用松醇,而细菌和类菌体周膜之间存在的共生体空间需要维持渗透平衡来保持PBS内外营养物质的正常交流,因此分离了类菌体并测定了内菌体内外的渗透压,结果表明,降低LjPLT11的表达在改变松醇含量的同时导致四周大小的根瘤中侵染细胞内液泡中的渗透压升高,而类菌体中渗透压降低。类菌体能否自行积累松醇,目前仍不清楚,但共生体空间中渗透平衡的破坏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导致了LjPLT11i株系的类菌体周膜出现畸形,引发了侵染细胞中ROS的积累和分配异常。研究表明,在类菌体周膜上LjPLT11能够介导D-松醇转运,而D-松醇能够维持共生体空间渗透平衡及类菌体周膜稳定。
相关成果发表在《实验植物学杂志》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