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综合观测数据集发布

2021-09-26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字体:

语音播报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多年冻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存在和变化影响着区域乃至全球的水文、生态和气候系统。然而,青藏高原,尤其是在极高海拔的多年冻土区,高寒缺氧、人类生存条件差、交通不便、数据资源贫乏,限制了对该区域气候、环境和冻土等方面的研究和理解,也限制了适应于该区域遥感反演算法的研发、各类陆面乃至于地球系统模型的改进和模拟,从而影响该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规划。

  过去几十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格尔木站)多年冻土研究团队自建站以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监测和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多年冻土水热状况的变化机理、模型模拟和生态效应综合研究,规范了多年冻土野外考察和定位监测的方法,建成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年冻土综合监测网络,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监测和第一手调查资料。

  格尔木站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次发布了该站团队长期积累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综合观测数据集,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的基本特征。该数据集包括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12个活动层及84个钻孔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主要观测要素包括气象(气温、降水、风速、比湿等)、多层土壤温度和水分、活动层厚度及冻土温度等观测数据;该数据集形成了能够基本覆盖青藏高原高平面的(包括可可西里无人区和阿尔金山无人区等区域)、与多年冻土有关的多要素观测数据;各观测数据在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均已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为青藏高原水文模型、陆面过程模型和气候模型的验证、发展和改进提供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以A synthesis dataset of permafrost thermal state for the Qinghai–Tibet (Xizang) Plateau, China为题,在线发表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综合观测场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