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研究发现水稻耐旱反应与氮素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机制

2021-09-15 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字体:

语音播报

  9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耐旱负调控转录因子DST可以直接激活硝酸还原酶编码基因OsNR1.2的表达来调控水稻硝酸盐同化,揭示了水稻干旱胁迫响应与氮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模块,促进了对于植物干旱胁迫下氮代谢重编程调控机制的理解。

  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抗旱性是越来越多被育种学家关注的两个主要性状,因为这两个性状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而且与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NUE是植物生物学和农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系列的转运体、酶和信号因子已经被确定,但它们的转录调控机制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先前的研究表明,氮同化在应对干旱等环境压力时受到抑制,这是一种适应性代谢重编程。这种代谢重编程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旱性,但对正常条件下高氮肥利用率的工程作物提出了挑战,而揭示这一过程形成的分子机制对解决耐旱性与NUE的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发现水稻耐盐旱突变体dst在实验室苗期以及大田生产中都表现出低氮敏感以及氮利用效率下降的表型,表明DST是水稻氮素吸收或利用所必需的。深入研究显示,dst及其多个等位突变体dst-crispr表现出低硝态氮敏感表型,同时对硝酸盐类似物氯酸盐表现出耐受表型,但在其他形态的氮为专一氮源的情况下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区别,说明DST参与调控水稻对硝态氮的吸收或同化。硝酸根还原酶活性以及硝酸根含量的测定显示,dst突变体中的硝酸根还原酶活性降低,但硝酸根含量反而略微增加,表明DST是通过促进硝酸根的同化而不是硝酸根的吸收转运正向调控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

  通过对水稻中三个可能的硝酸根还原酶编码基因OsNR1.1OsNR1.2OsNR2的表达量分析发现,dst突变体中仅有OsNR1.2在不同浓度硝酸根处理条件下的表达量均大幅度低于野生型,而进一步的OsNR1.2启动子驱动的GUS报告基因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表明DST可能通过调控OsNR1.2的表达调节硝酸根还原酶活性。结合酵母单杂交、凝胶迁移实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及转录激活实验,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DST可以通过直接结合OsNR1.2启动子激活OsNR1.2的表达。该研究随后的研究证实,OsNR1.2编码了一个依赖于NADH的硝酸根还原酶,并且是水稻硝酸根同化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所必需的。

  该研究对渗透胁迫下OsNR1.2在野生型中花11和dst中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发现干旱胁迫下中花11中的OsNR1.2表达量显著下调,而在dstOsNR1.2的下调几乎不明显,显示干旱条件下硝酸根还原酶活性的下降是由DST介导的。有趣的是,在硝酸盐充足时,功能缺失突变体osnr1.2比野生型ZH11更能耐受渗透胁迫,进一步证实了抑制氮同化有助于水稻在干旱胁迫下存活。然而,当硝酸盐缺乏时,突变体dst以及osnr1.2对渗透胁迫的耐受性与野生型中花11相比无显著差别,这一证据支持了DST-OsNR1.2模块介导了渗透胁迫下氮同化的抑制。这些证据同时也表明DST-OsNR1.2模块介导的干旱胁迫下氮同化重编程在抗旱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上,该研究不仅鉴定了两个参与水稻氮素利用的新基因,而且揭示了干旱胁迫下氮素同化重编程的调控模块。这些发现对理解水稻氮素利用如何被调控以及氮代谢的重编程如何促进环境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新的理论框架有望为解决高氮肥利用率耐旱水稻品种选育困境提供新的视角,并对合理施用氮肥提高作物抗旱性提出关注。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水稻耐旱反应与氮素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机制

打印 责任编辑:任霄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