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研究评估大豆进口对我国粮食、水资源、耕地等的综合影响

2021-04-20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不断增加,占国内大豆消耗量的90%甚至以上;另一方面,国内大豆种植被其他产量和经济效益更优的作物替代,对我国粮食、水资源、耕地、环境等产生了一系列的综合影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杨永辉课题组通过构建大豆进口背景下我国土地-水资源-食物-氮素等多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分析了大豆耕地转换为其他作物和大豆进口对我国粮食、水资源、耕地等的综合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从播种规模和产量上看,与2004年相比,2016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减少25%3585万亩),国内大豆产量下降26%446万吨);大豆减少的播种面积分别有70%20%3%7%转化为玉米、水稻、蔬菜和水果种植。由于这些作物产量普遍高于大豆,致使这几类作物产量分别增加了1,042334249326万吨,仅玉米、水稻带来的粮食增产就高达930万吨(约为2016年粮食总产的1.5%)。 

  从资源、环境影响方面看,改种其它作物后,水资源消耗增加了30.5亿立方米,部分加剧了水资源压力;大豆是固氮作物,农田氮平衡为负,大豆改种其他作物引起氮肥施用量增加了25.7万吨,增加了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大豆进口通过对我国虚拟水(520亿立方米)和耕地(5.27亿亩)的输入,缓解了我国的耕地压力。该研究对我国大豆贸易的利弊分析可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Land-Water-Food-Environment nexu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soybean import为题,发表在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上。该研究由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合作完成,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大豆进口导致的种植结构转变对作物产量(CP103 ton

图2.大豆进口导致的种植结构转变对水资源消耗(WU106 m3的影响

图3.大豆进口导致的种植结构转变对施氮量(NA103 ton)的影响

 
打印 责任编辑:张芳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