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铁电半导体因结合了铁电性和优异的半导体性能,在光电器件领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然而,二维杂化钙钛矿铁电的居里温度的有效调节仍是挑战。对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铁电体,有机阳离子的有序-无序运动是驱动铁电相变的关键因素,提高这种旋转驱动的杂化钙钛矿铁电的相变势垒可以显著提高其居里温度。有机金属框架材料中的客体分子限域效应为合理调控二维杂化钙钛矿铁电体的居里温度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员罗军华团队通过引入乙胺作为“限域孔洞转子”定向合成了一例二维双层和一例二维三层杂化钙钛矿光铁电半导体。结构和理论计算分析表明,随着无机骨架层数增加,乙胺受到的孔洞限域作用增强,导致乙胺转子驱动的铁电相变能垒升高。实验发现,该二维三层钙钛矿铁电体的居里温度(370 K)高于二维双层钙钛矿铁电体(326 K)。研究表明,乙胺是设计高居里温度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铁电半导体的一个有效的“限域孔洞转子”,并为合理设计具有优异半导体性能的高居里温度杂化钙钛矿光铁电半导体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相关研究结果以通讯的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1270)上,福建物构所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彭玉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基础前沿0-1原始创新项目及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
福建物构所高居里温度杂化钙钛矿光铁电半导体研究获进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