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长期以来,大多数古地理重建中泛大陆在二叠纪(2.5亿年前)已基本成型,但东亚的各个板块是在什么时候与泛大陆连成一体却众说纷纭。之前的古地理重建研究综合了古地磁、构造、沉积等方面的资料,而拼合时间则来自于对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研究。然而,此前的研究未考虑四足动物的分布。近日,《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俊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基于东亚二叠、三叠纪的四足动物化石重构了东亚板块的拼合历史。
生物演化要有基础,且每个单系的类群都有共同的祖先,是一次演化出来,再扩散开去。根据早期记录,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在石炭纪缺乏四足动物,二叠纪的四足动物化石就应该是从外地迁徙而来。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动物群,应该是在有陆路通道以后才能够迁徙。这就可以用相应的化石来重建大陆拼合时间。
研究人员根据甘肃玉门大山口动物群推断,大约在2.66亿年前甘肃玉门所在的北山——阿拉善地体已与泛大陆主体相连,而最迟到2.56亿年前华北板块已成为泛大陆的一部分。过去争议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华北板块何时与华南板块相连,根据大别山、秦岭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三叠纪中晚期才完全拼合。虽然在华南没有二叠纪的四足动物化石记录,但在老挝发现与我国华北二叠纪晚期动物群接近的二齿兽类、迟滞鳄类,支持早在二叠纪(2.52亿年前)印支板块就已通过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相连,这证实了早期依据古地磁研究提出的观点。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部分泛大陆的古地理重建简图以表示不同时期的陆地连接情况(刘俊 供图)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