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7月12日至13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出席了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全球海斗深渊生物地质环境国际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共有来自德国、丹麦、新西兰、智利、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十余个国家的知名深海深渊学者、大学和研究机构负责人及外国政府部门负责人参会。
张亚平在致辞中指出,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深渊,中国科学院始终致力于开展相关研究。得益于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等深海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海斗深渊生物地质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但仍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推进相关工作。目前,中国科学家已与美国、巴西、法国、新西兰等国科学家开展了科学考察、合作研究等多项合作。2022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的“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培育项目为全球科学家交流知识、分享经验、探索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与会期间,张亚平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有关领导同志共同见证深海所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学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他还会见了印度尼西亚海洋与投资统筹部副部长Mohammad Firman Hidayat,双方就推动中国-印尼深海科研合作、组织联合科考航次交换了意见。
会后,张亚平一行到深海所调研国际合作工作。他与所领导班子成员、科研骨干以及外籍青年科研代表先后进行交流,听取了研究所关于“十四五”深海国际合作与国际化发展的汇报,并就利用中国科学院特有大设施开展国际合作、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讨论,了解了外籍人员在华工作生活情况和实际需求。
张亚平对深海所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深海所应按照院党组重要决策部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深海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国际合作为上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深海所应做好长期系统的统筹规划,与国际伙伴建立互信关系,不断扩大合作网络,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以上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