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10月28日在京举行。会上,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调试运行团队和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集体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周向宇在多复变函数论领域长期探索,解决了该领域中多个根本核心问题,贡献了新知识,开辟了新方向,推动了该领域发展。
傅伯杰长期潜心在生态保护与恢复科研一线,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并应用于生态建设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陈发虎长期从事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等研究,在黄土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环境考古与史前文明演化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调试运行团队常年异地坚守,解决了望远镜索疲劳等建设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适于FAST特殊工作方式的望远镜测量与控制方法体系。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参考经验的情况下,仅用时两年就完成了调试任务,为FAST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奠定基础,同时促进望远镜在国家战略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CSNS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克服异地建设的困难,协同攻关,建成了这项“国之重器”,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先进的大型交叉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