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5500年前中国就有“生态循环农业”

2022-06-29 中国科学报 温才妃 法伊莎
【字体:

语音播报

  近日,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线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5500年前就有了“生态循环农业”,与现代可持续集约化农业模式完全一致。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典型的粟作农业遗址,包括前仰韶和仰韶文化时期的各类遗存。遗址出土了大量家猪骨骼和粟、黍的炭化种子,为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团队以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为研究对象,从遗址出土的粟作农业系统核心要素——粟、黍和家猪入手,通过猪牙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重建猪的食谱,并根据粟、黍炭化种子的氮同位素(δ15N)分析追踪农田的施肥行为,发现在距今5500年前,大地湾遗址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模式:人吃粟米,猪吃稃壳;圈养家猪,收集粪便;猪粪肥田,维持地力,避免休耕,提高产量。

  这种农业模式与现代可持续的集约化农业模式完全一致,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粟作农业社会便通过粟、黍种植与家猪饲养的紧密结合,克服了粟、黍产量低和黄土肥力有限的瓶颈,为当时中国北方的复杂社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以往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粟作农业遗址的家猪骨骼碳同位素(δ13C)数据指示,C4植物(包括粟和黍)在猪的食谱中占比高达80%~90%,这不免让人怀疑猪与人是否同时消费粟米,形成竞食关系。而此项研究揭示,大地湾遗址中猪与人并不存在竞食关系,家猪食用的是农作物废料——稃壳;用稃壳喂猪是一种严格的食谱控制行为,暗示家猪是圈养模式,更方便收集粪便。

  《自然—可持续发展》高级编辑William Burnside在对该研究的评论中指出,我们应当从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古老案例中汲取启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2-00905-9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 迄今最大研究揭示爬行两栖动物衰老秘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