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血液替代品有助应对全球血荒

降低总成本并减少负面影响

2021-10-21 中国科学报 唐一尘
【字体:

语音播报

  输血能挽救生命,但全球范围内血源严重短缺。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设计的人体生化新模型表明,贫血或血液含氧量低的患者,可以输入更容易获得的血液替代品,获得有效治疗。该模型涉及血管扩张、血液增稠和血流速率变化等对血红细胞输入的反应。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血液替代品还可消除输血的有害后果。近日,相关论文刊登于《应用生理学杂志》。

  输血是将血液成分直接输送到患者血液循环中的一种常见程序。但是,为每位患者获取、储存和运送正确血型血液的成本很高。此外,现有的血液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通常,输入血红细胞是为了提高对器官和组织等的供氧。然而,研究表明这一过程也会使血液变稠,黏度增加可能会带来新问题。例如,新模型显示,在输血过程中,一些病人的血管没有扩张,由于被额外的红细胞增稠,血液变得不容易循环输送氧气。

  研究合作者、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Marcos Intaglietta指出,人们往往弄错了输血目标——恢复血液携氧能力,其逻辑目标应该是恢复氧气输送能力。

  不过,对一些患者来说,输血会导致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液循环,并最终向身体输送更多氧气。这揭示了输血时血管扩张的贫血患者存在优势。研究人员表示,该模型表明,输入血液替代品——如促进血管扩张的血浆膨胀剂,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增加氧气输送的方法。

  预测结果显示,安全、低成本的血液替代品可以将输血的总成本降低至1/10,同时显著降低该过程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模型确定了人体自然生理过程,解释了多项观察研究的结论,人们可以在不使用血液的情况下获得输血的好处。”该论文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教授Daniel Tartakovsky说,希望该发现应用于临床试验,测试血液替代品增加氧气输送的能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52/japplphysiol.00524.2021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 《科学》快讯
  • 《自然》要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