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北冰洋的海冰区在快速缩小,目前的面积还不到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格陵兰岛以北和加拿大海岸的100万平方公里地区被称为“最后的冰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地球的未来》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北冰洋“最后的冰区”或将在2100年消失。
回顾其历史,研究人员表示,北冰洋的大部分表面都结冰,据预测,即使气候变化,北冰洋冬季仍然会结冰。但在夏季,海冰会融化,出现开阔的水域,风和洋流将浮冰带到很远的地方。这很可能会持续十多年,并带来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这里硅藻繁盛,有许多海豹和北极熊。
然而,科学家们预测,到本世纪中叶,这种生态系统将慢慢消失。乐观的看法认为,如果碳排放在2050年之前减少,一些夏季海冰可能会无限期存在,但厚厚的北极冰将成为历史,只存在一米厚的“最后的冰区”。悲观的看法是,如果排放量继续上升,到2100年,夏季海冰与依赖其生存的生物很可能一起消失。
研究人员预测,如果一年四季海冰均消失,整个依赖海冰的生态系统将崩溃。
研究论文合著者、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研究所的资深研究科学家罗伯特·牛顿说,如果世界在21世纪能够在遏制大气中的碳方面取得足够的进展,“最后的冰区”可能会重现生机。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要保护“最后的冰区”,就需要在整个北极地区形成其他海洋保护区。因为北冰洋及其海岸拥有数十亿美元的石油储量和镍、铜等矿藏,随着夏季水域的开放,挖掘、钻探和开辟运输走廊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很可能会将污染带到“最后的冰区”,溢出的石油和工农业污染物现在已被确定为潜在危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