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粲介子在正反物质间“变身”首次观测到

有助揭示宇宙为何由物质而非反物质组成

2021-06-25 科技日报 刘霞
【字体:

语音播报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3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第二轮运行产生的数据,首次捕捉到粲介子从物质“变身”到反物质的过程,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现在的宇宙为何由物质而非反物质组成。

  每个粒子都拥有一个与其质量、寿命和原子自旋相同但电荷相反的反粒子。光子等是自己的反粒子;而另一些粒子则由于量子叠加,可同时以正反物质的形式存在,粲介子正是由正反夸克组成的粒子。夸克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粲介子(D0)与其反粒子(反D0)以叠加形式存在时,D0和反D0的波以各种方式重叠,形成另外两个同样处于叠加状态的物质粒子D1和D2。尽管D1和D2也由D0和反D0组成,但混合比例略有不同,从而使它们拥有不同的质量和寿命。因为这些粒子波的质量决定了其波长,也决定了它们如何相互作用,所以D1和D2之间的质量差异决定了粲介子在正反物质之间“变身”的速度。研究发现,这个质量差异仅为3.5×10-38克。

  为进行如此精确的测量,研究人员观察了LHC内质子—质子对撞产生的3060万个粲介子,并比较了衰变之前移动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的粲介子之间的差异,据此算出了质量差异。

  这是科学家第二次发现粒子在正反物质之间振荡。2006年,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奇异底介子的“变身”行为,但在粲介子中发现这一点要困难得多,因为其更容易衰变。

  标准模型显示,大爆炸产生了同样多的正反物质,而它们相遇会彼此湮灭,但为什么我们现在生活的宇宙几乎完全由物质组成呢?研究人员表示,能在正反物质之间“变身”的粒子或许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一些假说认为,如果粲介子等粒子从反物质转化为物质的频率比从物质转化为反物质的频率更高,可以使物质免于湮灭。

  LHC将于今年9月重启,日本Belle Ⅱ实验也在开展类似研究,科学家们有望进一步发现相关线索。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 “天链”卫星保障 天地对话传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