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据英国《自然》杂志4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全世界近1000名研究人员分析了涵盖1亿多成年人的数据,发布了全球高胆固醇人口变化及驱动力报告。报告称,自1980年以来,中低收入国家的高血胆固醇人口增加了,大数据调查同时发现,饮食、行为和用药的变化是造成高血胆固醇的驱动力。
高血胆固醇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而且一直被视为西方高收入国家人群的一个显著特征。以往的研究曾经考察过总胆固醇水平,但是一直没有单独分析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和非HDL胆固醇。目前认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恰恰相反,会对动脉造成损害。因此,这二者是了解胆固醇相关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标志物。
全球近1000名研究人员,此次分析了1127项研究的数据,涵盖1.026亿成年人,评估了1980—2018年全球人口胆固醇水平的变化趋势。他们发现,总胆固醇水平和非HDL胆固醇水平在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上升了,而在西方高收入国家,尤其是西北欧、中欧和东欧下降了。
自1980年以来,比利时和冰岛人口的非HDL胆固醇水平下降最为明显。1980年,中国人口的非HDL胆固醇水平最低,但是到2018年出现上升。2017年,非HDL胆固醇被认为是全球390万人死亡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中一半发生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1990年仅为这个数字的1/4)。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马吉德·艾扎提认为,以上结果应引起足够重视,希望有关国家采用政策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人们将饮食中的饱和脂肪替换为不饱和脂肪,并推进医疗领域改进治疗手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