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结晶化为碳捕捉提供新选择

2017-01-12 新华网
【字体:

语音播报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通过结晶化捕捉二氧化碳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极高温等条件,并可循环利用材料,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碳捕捉技术实用化。

  碳捕捉是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去除的一类技术,目前还很不成熟。二氧化碳被某些化合物吸收后,还需要将其再释放出来,以气体形式通过管道输送,进而被深埋于地下封存。传统方法需要将捕获物质加热到900摄氏度才能释放出气体,这个过程可能释放出比捕获前更多的二氧化碳。

  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新一期《应用化学》周刊上报告说,他们合成出一种简单的胍类化合物,将这种化合物的水溶液放置于空气中就会形成晶体,其中包含了碳酸盐,这说明空气中的部分二氧化碳被捕获了。

  “通过新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将晶体加热到80至120摄氏度来释放与化合物结合的二氧化碳,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碳捕捉更加温和。”参与研究的拉杜·卡斯特尔辛说。

  据研究人员介绍,加热后,晶体还可恢复成最初的胍类化合物,并可循环利用3次,这就使得碳捕捉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卡斯特尔辛说,尽管碳捕捉技术已经受到很大关注,但具体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积极实施,这样才能真正应用于对抗全球变暖。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