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古恒星或可解释银河系膨胀原因

2016-10-17 中国科学报 晋楠
【字体:

语音播报

天琴座RR型变星 图片来源:《科学》

  天文学家发现了十数颗非常古老的潜藏在银河系中心恒星大漩涡中的变星。这项发现或有助研究人员决定两个理论中的哪一个能够最好地解释“银河核球”——星系中央的恒星团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存在浓密的星际尘埃,通常很难见到位于银河系核球的数千万颗恒星在膨胀。红外光能够透视这些尘埃遮盖物,因此该团队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可见光和红外测量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对变星的膨胀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人员10月12日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的文章中,他们选择了12颗天琴座RR型变星,这些变星会周期性地黯淡并再次变亮。这一脉动频率与恒星自身的亮度相关,因此通过测量其脉动,人们可以发现它有多亮。通过将其固有亮度与视亮度进行对比,该团队可以估测每颗恒星之间的距离,并证实它们在膨胀。

  RR型变星通常非常古老,且经常形成于球状星团(100亿年前形成的由千万颗恒星构成的紧密团体,现在潜伏在星系外缘周围)内部。一些理论科学家认为,星系膨胀是由球状星团合并造成的,因此新恒星能够支撑这一观点。另一些理论科学家认为,其膨胀形成于悬臂外缘的气体和恒星,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该如何解释这些古老的闯入者呢?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