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伽马暴如何形成磁陀星?中国天关和极目卫星联手揭示直接证据

2024-12-20 中国新闻网 孙自法
【字体:

语音播报

伽马射线暴(伽马暴)是宇宙大爆炸以来最为壮观的爆发现象,尽管科学家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探测到数千例伽马暴,但其起源和爆发形成中心引擎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也广受关注。

记者20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两颗科学卫星——天关(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的探路者“莱娅”和“怀柔一号”极目卫星,成功捕捉到编号为GRB 230307A的伽马暴瞬时辐射,科学家们据此研究揭示出该伽马暴的独特性质,并首次在瞬时辐射阶段发现磁陀星(高速自转且具有极强磁场的中子星)作为伽马暴爆发形成中心引擎的直接证据。

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线发表。

研究团队介绍说,2023年3月7日,全球众多望远镜探测到一例非常明亮而特殊的伽马暴GRB 230307A。虽然其主暴持续时间较长,表面上属于长伽马暴范畴,但红外波段的观测显示其伴随着千新星的辐射,且相对于其宿主星系有较大的位置偏移,这些特征表明GRB 230307A可能源自致密星的并合。

在本项研究中,基于天关卫星探路者“莱娅”和极目卫星成功捕捉到GRB 230307A的瞬时辐射,研究团队通过对这两颗科学卫星联合获得的覆盖从X射线到伽马射线宽波段(500电子伏至600万电子伏)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GRB 230307A瞬时辐射的性质支持该伽马暴起源于致密星的并合。

该伽马暴在伽马射线和X射线波段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X射线辐射的持续时间要显著长于伽马射线,且其X射线的能谱与根据伽马射线能谱分布向X射线波段外推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伽马射线辐射消失后,X射线波段显现出由磁陀星驱动的辐射成分。

天关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袁为民研究员指出,成功捕捉到GRB 230307A的瞬时辐射,不仅证实磁陀星可作为伽马暴的中心引擎,更为研究致密天体的物态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极目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熊少林研究员表示,GRB 230307A这个重要伽马暴首先由极目卫星发现并及时向国际天文界通报,从而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的联合观测。

打印 责任编辑:闫文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