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未来无论哪种气候情景、降水量是否增加,西北干旱区面积小于0.5平方公里的冰川在21世纪中叶会因为消融而消亡,而到21世纪末,面积小于2.0平方公里的冰川也会消亡,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的冰川剩余冰量可能低于30%。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悉,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等项目支持下,科研人员启动西北干旱区冰川资源及其变化的研究,目前他们已查明西北干旱区冰雪过去近50年来的变化,预估了未来冰川及其融水径流变化。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干旱区新疆境内的冰川总面积缩小11.7%,不同区域的缩减比率为8.8%至34.2%。”中国科学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王飞腾说,冰川加速消融的潜在影响体现在对河川径流的贡献和调节作用、对气候的反馈作用的影响、对景观和旅游资源的影响等方面。
科研人员还通过研究发现,冰川加速消融变化首先使得径流增加,在一些大冰川作用地区形成冰川灾害,随后由于冰川面积的减少而出现冰川融水径流“拐点”。
“冰川覆盖率低、以小冰川为主的流域,其冰川融水径流‘拐点’已经出现。”王飞腾补充说。
冰川是西北干旱区重要的水资源。根据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新疆现存冰川20695条,占中国冰川数量的42.6%,总面积达22623平方公里, 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43.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