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发射升空仅两周的中法天文卫星(SVOM,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经过在轨测试,中法双方4台有效载荷均已顺利完成开机,目前已向伽马暴全球观测网发布了3个伽马暴坐标。
SVOM是中法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的重要国际合作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该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集成了中法双方的四个有效载荷仪器,包括伽马射线监视器(GRM)、硬X射线相机(ECLAIRs)、软X射线望远镜(MXT)、光学望远镜(VT),观测波段覆盖了从高能到近红外波段。
SVOM于今年6月22日顺利发射升空之后,按照在轨测试大纲开展了卫星在轨测试工作,至6月24日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星地测控、数传等链路测试,与地面40多个甚高频(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实时连接,卫星平台工作状态稳定,各分系统功能、性能符合任务要求。
6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伽马射线监视器(GRM)正式开机,6月27日开启探测器高压,进行在轨测试。就在27日当天,该设备成功捕捉到了首个伽马射线暴(编号GRB 240627B),这是SVOM卫星的首个在轨科学探测成果。经比对,GRM所捕获首个伽马暴的光变曲线与多台国内外设备的观测结果高度一致。
随后,GRM又于6月29日、7月2日成功探测到第二、第三个伽马暴。目前,首批三项探测结果均已提交至国际伽马暴协调网络。这不仅充分验证了GRM载荷对伽马暴的高精度触发探测能力,也有助于帮助人类解决基础科学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VT载荷于6月24日开机,并于6月27日完成运动机构测试、成像测试和平场定标测试。结果表明,光学望远镜的运动机构功能、探测器成像及定标均处于正常水平。目前,光学望远镜仍处于入轨后的防污染模式,待去污完成后将开展探测性能测试。
由法国空间研究中心牵头研制的硬X射线相机和软X射线望远镜于6月25日开机,7月1日按测试规划进入配置模式,计划将在未来几天内完成载荷自检测试,后续将进入载荷试运行阶段。
据悉,SVOM卫星预计于8月进入科学任务观测测试,为伽马暴等空间天文领域科学研究持续作出贡献。
(原载于《文汇报》 2024-07-10 第4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