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科技日报】用微球从废水里回收有机染料

2023-09-26 科技日报 陆成宽
【字体:

语音播报

9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理化所)获悉,基于多年的积累,该所研究人员在分离微球材料上取得重要突破,研制出全分散的亲水—疏水异质微球。

这种微球在多种溶剂中都可以分散开来,发挥吸附或脱附作用,并实现从废水中回收有机染料。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有机染料是一种常用的色彩添加剂,在工业、科研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有机染料的产量达70万吨/年,其中10%—15%被排放到工业和家庭废水中,已成为水污染的重要源头,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威胁。

“现有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如混凝—絮凝法、生物降解法,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染料。然而,这些方法却存在染料去除不彻底、适用染料种类有限、产生的淤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论文通讯作者、理化所研究员王树涛介绍。

“我们研制的全分散亲水—疏水异质微球,在多种溶剂中都可以分散开来,不会团聚在一起,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它可以先在水里吸附染料,然后在油里脱附染料,这样就能把染料从废水中回收。但是,其吸附、脱附的前提是,既要在水里能分散,又要在油里能分散,所以这个全分散性能至关重要。”论文第一作者、理化所研究员宋永杨解释。

在王树涛看来,亲水—疏水异质微球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回收有机染料的新材料。“在回收有机染料的过程中,只需加入有机溶剂即可,无需加入含有无机酸、碱或盐的洗脱液。加入的有机溶剂很容易通过简单的蒸馏从染料中去除,从而避免了去除无机酸、碱和盐的复杂步骤。”王树涛说,这类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处理、资源回收利用、海洋资源富集提取、生物分子检测等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3-09-26 06版)

打印 责任编辑:梁春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