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中心教授王哲团队报道了两例EB病毒(EBV)感染CD4+T细胞的结内滤泡辅助性T细胞淋巴瘤(nTFHL),此表型为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的全球首次报告,扩大了目前公认的EBV阳性nTFHL范围。该研究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组织病理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nTFH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例患者确诊。该病恶性程度高、治疗预后差,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不足30%,临床认知亟待加深。
EBV是一种以人为宿主的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所以也称“亲吻病毒”,是人类最普遍感染的病毒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约20万例新增癌症被认为是由EBV感染诱导所致。第五版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提到,66%至81%的nTFHL中可以出现EBV感染,但EBV感染通常在nTFHL的非肿瘤性B淋巴细胞中检测到,从未有T细胞尤其是肿瘤性滤泡辅助性T细胞被EBV感染的报道。
此次研究发现,除肿瘤T细胞中EBV阳性的异常特征外,病例1呈现结内滤泡辅助性T细胞淋巴瘤-滤泡型(nTFHL-F)经典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模式,病例2则与结内滤泡辅助性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TFHL-AI)的经典表型模式一致。全外显子组测序从分子病理层面支持了这两个病例nTFHL的病理诊断。
该研究改变了在nTFHL中EBV只感染B淋巴细胞这一传统认知,为EBV感染影响nTFHL预后的机制研究指明了新方向,为nTFHL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his.14919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