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及研究员李仁贵等在光催化水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仿习自然光合体系中电荷传输链的原理,实现了光生空穴从铬酸铅光催化剂至钴立方烷分子催化剂之间的快速传输,显著提升了光催化水氧化性能。相关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光生空穴参与的水氧化反应是涉及多电子多质子转移的复杂过程,是光催化分解水反应的关键。而负载合适的水氧化助催化剂可提高水氧化反应性能,但是半导体与水氧化助催化剂之间的界面势垒,会阻碍光生电荷的传输和利用。
此项工作中,研究团队借鉴了自然光合系统电荷传递链中酪氨酸等电荷传输媒介的作用,利用铬酸铅光催化剂光生电子和空穴在不同暴露晶面间的光生电荷分离性质,借助超声辅助的手段,在铬酸铅光生空穴富集的氧化晶面上可控组装氧化石墨烯电荷传输层。
团队进一步通过氧化石墨烯电荷传输层与钴立方烷水氧化催化剂之间较强的范德华作用力,选择性地将钴立方烷分子催化剂吸附到铬酸铅的氧化晶面,从而实现光生空穴从铬酸铅到钴立方烷分子催化剂的有效传输,显著提升铬酸铅的光催化水氧化性能。
此外,团队通过表面光电压谱等手段证明,在铬酸铅氧化晶面与钴立方烷分子之间引入氧化石墨烯电荷传输媒介,可以有效抑制光生电荷在界面的复合,延长光生电荷的寿命,显著提升光催化水氧化反应性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257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