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民得维又名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VV116),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新冠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
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VV116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新冠病毒原始株和突变株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在新冠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上,VV116可有效清除病毒,同时显著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VV116无致突变风险,没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基于在乌兹别克斯坦中重度新冠肺炎受试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VV116于2021年12月28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可用于重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口服抗病毒药物。
该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山旺水)合作研究确定新药候选分子。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乌医药科技城(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临港实验室、旺山旺水、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临床研究及上市许可。
先诺欣是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靶向3CL蛋白酶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该药为先诺特韦片与利托那韦片的组合包装药物,由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先声药业合作研发。先诺特韦能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所必需的3CL蛋白酶,与低剂量利托那韦联用,能减缓先诺特韦在体内的代谢,有助于发挥其抗病毒作用。
2021年11月,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与先声药业达成合作,全速推进先诺特韦的后继研发工作。先诺欣的III期临床试验是国内外第一个针对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达成的“以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发热、头痛、肌肉或全身痛等11个症状持续缓解”为主要终点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全国20个省份43家临床参研中心的1208例受试者。
据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限期达到附条件的要求,及时提交后续研究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