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该主轴承由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牵头研制,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盾构机主轴承的自主设计、材料制备、精密加工、安装调试和检测评价等集成技术。
盾构机是基础建设的重大装备,承载着穿山越岭、过江跨海的重任。此前,我国已实现了盾构机的国产化,但主轴承却依赖进口。“主轴承是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主轴承‘手持’刀盘旋转切削掌子面并为刀盘提供旋转支撑。”李殿中说。
李殿中介绍,直径8米的主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承载的最大轴向力达10万千牛(相当于2500头亚洲象的重力)、径向力达1万千牛、倾覆力矩达10万千牛·米,并且大型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倒退,对主轴承的承载力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2020年,中科院启动了“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金属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7家院内单位组成建制化团队,联合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进行协同攻关,先后解决了12项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开发出直径3米级到8米级的盾构机主轴承共10套。
为制备高纯净、高均质、高强韧、高耐磨的轴承钢材料,研究团队经过十多年持续攻关,开发出“低氧稀土钢”关键技术,研制出的稀土轴承钢拉压疲劳寿命提高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40%,由相关合作企业生产的稀土轴承钢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盾构机用超大直径主轴承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高端基础零部件攻关提供了良好的范式,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李依依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