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青年报】大片来了!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迎进展

2021-12-22 中国青年报 邱晨辉
【字体:

语音播报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备受关注的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迎来最新进展。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建设青海冷湖天文基地合作协议,签约方将在基地园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保障冷湖天文基地建设顺利开展。

  8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团队牵头实施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选址团队基于连续3年的观测数据,分析确认青海冷湖赛什腾山是极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台址。这一重大成果显示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已具备世界一流的视宁度和综合条件。

  12月22日,推进“青海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发布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表示,协议的签署既是各方共同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进一步深化中科院与青海省科技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为我国天文学和行星科学发展提供关键支撑。青海省副省长张黎表示,该省将充分依托独特资源禀赋,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争取更多国家天文科学装置和国际领先观测设施落户青海,把青海冷湖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光学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消息称,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建设,对未来大型光学/红外观测设施研制和国际合作的开展极其重要,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天文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有力推动青海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布局重大机遇,将冷湖打造成为承接国内外各类大科学装置落户的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一流天文产业基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