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科学家打印出微型超级电容器

2021-05-10 中国科学报 卜叶
【字体:

语音播报

  集太阳能发电、微型超级电容器和温度传感器为一体的自供电集成系统 马佳鑫摄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刘生忠团队,开发出一种水系MXene/PH1000杂化墨水,利用喷墨打印技术,高精度、规模化制备出高体积容量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并构建出平面全柔性自供电温度传感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能源材料》。

  便携式、可穿戴微型电化学储能器件不仅要有较高的电化学性能,还要有柔性、长寿命、可定制形状及与微电子兼容集成等特性。将产能、储能和用能器件集于一体,构建自供电系统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的问题。目前,这类集成微系统大多采用多种制造技术,如光刻、激光切割、电沉积等,不能保证良好兼容性和较低成本。喷墨打印是一种高精度、非接触、无需掩模板的打印技术,被认为是定制化设计智能柔性电子产品的策略。然而,制备性能稳定、可打印、环境友好的墨水仍具有挑战。

  合作团队研发出的新墨水具有高电导率、可调黏度、卓越打印性及长期稳定性,可同时作为高电容电极、高导电集流体、无金属连接线和导电黏合剂。喷墨打印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具有高体积电容量、高面电压,60个串联无金属集流体和连接线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可输出36V电压。合作团队还在柔性衬底上打印微型超级电容器与温度传感器,同时与柔性硅薄膜太阳电池集成,构建了全柔性自供电温度传感集成系统,实现对温度变化的即时监测。该水系MXene杂化墨水为构建可打印的自供电微系统开辟了新路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enm.202100746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05-10 第3版)
打印 责任编辑:阎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